-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泥炉00
附件1:
项目代码:Ⅷ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别: 南丰泥炉制作工艺
保护单位:南丰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主管部门: 南丰县人民政府
江西省文化厅印制
二00七年八月十五日
一、项目简介
南丰泥炉为江西省南丰县生产的传统陶器日用品,系选用优质泥料,经精制烧炼而成,品种有1-4号盖炉(又称炭炉)、1-3号普通煤炉、1-7号柴炉、100型及120型蜂窝煤炉四大类。南丰泥炉以表面光洁、图案清晰、造型大方、工艺精巧、火力强、升温快等特点著称。
南丰泥炉制作最早在县城,在1987-1998年为高峰期,泥炉厂扩展至十几家,遍及市山、莱溪、桥背、洽湾等附近乡镇,现在仅在县城附近区域生产。
南丰泥炉又名南丰盐炉,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赣州人金万鑫在南丰县城仿制成功,继有曾鼎兴、张洪发亦仿制出柴炉、炭炉等。其产品销路打开后,为减轻课税,谎称在制炉中注入大量食盐,当时用于制作泥炉的筛灰来自包装食盐的草袋,而使得泥炉有咸味,当局信以为真,从此泥炉称盐炉,1953年才改为南丰泥炉。
1949年8月以前,全县仅几家前店后坊的泥炉店,生产圆形泥炉,年产1.55万只,1950年产量达2.8万只,自产自销,批零兼营;1953年南丰泥炉参加全省第一次轻工业产品展销会荣获特等奖。1954年组成南丰泥炉生产合作小组,1956年转为南丰泥炉生产合作社,1958年7月更名为南丰泥炉厂。在“文革”期间,南丰泥炉生产受到冲击,1966-1976年十年间仅生产17.1万只。1979年后南丰泥炉有了更快发展,压坯使用机械操作,创造出烧木炭的八角小盖炉。1979年以来连续三年获江西省人民政府优质产品证书,1980年南丰盖炉注册为“桔城”牌商标,1987-1998年年产量达32.83万只,最高峰年产量达50万只,远销于福建、江苏、浙江、湖北、四川、安徽、湖南等省及省内城市和乡村,深受用户称赞。
二、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南丰泥炉制作工艺 属 地 江西省南丰县 保护单位 南丰县文体广电局 法 人 黄福平 通讯地址 江西省南丰县人民会场11号 邮 编 344500 电 话 0794-3287549 传 真 0794-3228239 电子信箱 nfxwtgdj@126.com
所
在
区
域
及
其
地
理
环
境
南丰县地处江西省抚州市南部,东径116°90′—116°45′,北纬26°51′—27°21′。境内生产南丰泥炉的土层质地较为丰富。降雨量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1928.2小时,无霜期269天。
南丰泥炉分布在南丰县城周围,最早集中在县城,随着泥炉产品的畅销,泥炉厂逐渐扩展到莱溪、洽湾、市山等附近乡镇,由于电器,燃具的广泛应用,泥炉销售市场不景气,目前南丰泥炉厂只有石子山、大坪嵊、原陶瓷厂、渡头四个制作场地,其中石子山县泥炉厂规模最大。
三、项目说明
分
布
区
域 南丰泥炉分布在南丰县城附近,早期集中在县城,随着产品畅销逐渐扩展到梓和、桥背、八都、黄家、渡头、大坪嵊、石子山等。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泥炉产品销售量逐年下降,目前只有石子山、大坪嵊、原陶瓷厂、渡头四个个体制作点和县泥炉厂。 历
史
渊
源 南丰泥炉始产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距今有120年历史,先期由赣州人金万鑫仿制成功,尔后有曾鼎兴、张洪发也仿制出柴炉、炭炉等,原料为优质粘性泥土。解放前,由于在制泥炉过程中要渗拌筛灰,而灰来自装盐的草袋,为了减轻课税,谎称在制炉过程中注入大量食盐,从此泥炉又称盐炉,1953年才改称为南丰泥炉。
1949年8月以前,全县仅有几家前店后坊的泥炉店,1949-1954年以前均为个体作坊式制作,自产自销,泥炉为圆形。1954年成立泥炉生产合作小组,1956年转为泥炉生产合作社,1958年7月更名为南丰泥炉厂,属集体所有制企业,近几年,出现少量私营企业生产泥炉。现在南丰泥炉大多由南丰泥炉厂生产,还有少量产品来自个体私营业主。 基
本
内
容 南丰泥炉制作工艺主要有以下十几道工序:
1、选泥:选择白色的观音泥,其粘性土分布在地表4米以下地层中,无杂质。
2、晒干:将取出的泥土晒干。
3、浸泡:将晒干的泥土放置在泥盘中浸泡。
4、筛灰:将谷壳灰过筛,解放前也曾用过草袋灰。
5、练泥:将500公斤浸泡后的泥土与40公斤筛灰均匀搅拌在一起,使泥灰成一体。原人工练泥,现改为机械练泥。
6、车坯:原手工操作将练好好的泥置于炉坯架上,快速转动而成形称为车坯,后机械操作称压坯
7、凉坯:将压坯分层摆放于厂房内,充分凉干。
8、刨坯:将凉干的炉坯四周刨光。
9、过釉、磨光。
10、割坯:采用各种刀具将磨光的炉坯进行割形,并在相应部位盖上图案、商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