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活着的语言艺术论活着的语言艺术
论《活着》的语言艺术??目??? 录?摘要、关键词………………………………………………3引? 言………………………………………………………3一、《活着》的叙述特征及其作用…………………………………4二、《活着》语言特色分析………………………………………5三、对《活着》语言特色的评价…………………………………7结? 语………………………………………………………10注释、参考文献……………………………………………10?【摘要】:《活着》是余华的成名作之一,也是中国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品中充满了苦难和温情,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活着》的小说语言不仅贴近人物性格塑造,而且充满了民间特色和乡土气息,充满了诚实和温情,作品中多处形象生动的比喻更是使得整部作品熠熠生辉,本文正是从这几方面来论述《活着》的语言艺术。探讨了形成《活着》语言特色的内外部原因,分析了《活着》的语言特色,并对作品这些语言特色进行点评。?【关键词】:余华;《活着》;语言艺术??引言《活着》是先锋小说作家余华在90年代很具影响力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一部以先锋精神与中国沉重的乡村现实相结合的作品。也是余华创作由冷漠血腥转向温情的转型代表作。余华《活着》的文字语言,表面上简练而不着粉饰,其实字里行间充盈着四射的光彩,尤其是小说叙事者以一个民歌收集者的身份来到田间,听取一个老农的故事,这个过程被他写的轻飘而快乐,仿佛周遭的人生就如轻烟过眼。用这么一个外人去介入一个沉重的故事,用这么一种轻飘又美好的语气去开始一段无比坎坷的过往,这种穿插是一种袒露了胸怀面对未来和过去的态度——活着不仅仅是辛酸,也不仅仅是美好,这个民歌收集者所看到的景象与他听到福贵老人讲述的这个故事揉捏在一起,就是我们的生活;当它被我们放到永远进行的现在时,它永远平静坦荡,埋没了颓然与苦难,欢乐与激情。??一、《活着》语言特色形成的内外部原因?(一)外部原因余华是一位受外国作家影响很大的作家,这在他的前后期作品中都有体现,体现在《活着》这部作品里的影响主要有川端康成对细部的描述、表现伤痕的方式,卡夫卡自由的写作以及福克纳用动作描写来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等。1.川端康成的影响。川端康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余华的早期创作中,但在《活着》中仍能见出余华受他影响的痕迹。川端康成是一位对细节异常敏感,特别擅长细部描写的作家,其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以敏感、细腻的笔触娓娓道出歌女内在的悲伤和深深的哀愁,在《伊豆的舞女》中,川端康成在描写歌女薰子的时候写道:“她梳理着一个我叫不出名字的大发髻,发型古雅而奇特。这种发式,把她那鹅蛋型脸庞衬托得更加玲珑小巧,十分匀称,真是美极了。令人感到她像小说里的姑娘画像,头发特别丰厚。”这一段作者以重点描写人物的头发给读者展现出一幅生动的人物肖像。“真是美极了”看似多余,其实十分符合文中二十岁的主人公的心情,而“头发特别丰厚”与开头“大发髻”相呼应,而且更加具体。这段描写看似非常平淡,实则很见功力。同样的细节描写在《活着》中也有多处,在描写老人福贵时,余华写道:“福贵说到这里看着我嘿嘿笑了,这位四十年前的浪子,如今赤裸着胸膛坐在青草上,阳光从树叶的缝隙里照射下来,照在他眯缝的眼睛上。他腿上沾满了泥巴,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钻出来些许白发,胸前的皮肤皱成一条一条,汗水在那里起伏着流下来。”[1]这段细节描写生动而真实,尤其是“刮光了的脑袋上稀稀疏疏地钻出来些许白发”一句的描写更是让人物活灵活现。在谈到川端康成的影响时,余华自己也承认“读了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以后,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写伤痕是这样写的,不是以一种控诉的方式,而是以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在写。”[2]川端康成在《伊豆的舞女》中写孤儿,写歌女的身世处境时并没有声泪俱下的控诉,而是用一种细腻的笔调传达出阵阵暖意,让人感受到的不是孤儿身世的可怜,歌女地位的卑贱,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同样,《活着》一文写了主人公福贵七个亲人的死亡,但整部作品并没有散发出死亡的恐怖和血腥。余华也是以这样一种非常温暖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福贵一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用充满温情的语言让读者为他们感动、流泪。2.卡夫卡的影响。卡夫卡的影响主要是对余华写作思想上的解放。在《活着》中,余华的叙述是自由无拘束的,他交互使用了作者叙事情境和第一人称叙事情境,这样使故事可以在过去和现在顺利进行,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这样自由的写作,余华不得不感谢卡夫卡的影响。余华在谈到卡夫卡的《乡村医生》时说:“这部作品给我终身难忘的印象,就是自由对一个作家是多么重要。小说里面有一匹马,那匹马太奇妙了,卡夫卡完全不顾逻辑上的要求,他想让那匹马出现,它就出现,他不想让那匹马出现,那匹马就没了。”[2]可以说卡夫卡给余华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契机,使他的思想有了可以无限放大的自由空间。《活着》中,余华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论文要求修改1.9.doc
- 论文要求以及选题.doc
- 论文要求修改.doc
- 论文要求及管理论文规范.doc
- 论文规定(合并版).doc
- 论文设计-杨心.doc
- 论文评语页 范例.doc
- 论文要用到的表格.doc
- 论文说明书定稿.doc
- 论文申请开题报告.doc
- 2025年膝关节穿刺术概述.pptx
-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图片版)第6单元第4课 青藏地区 高原圣城拉萨.docx
- 2025年自贡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汇编.docx
- 初中语文中考满分作文:《家的颜色》(范文6篇+点评,可打印).docx
- 6.2 神经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七年级生物下册同步教学(人教版,河北专版).docx
- 2024年中考生物读图理解题专题复习:生物与生物圈.docx
- 四川省昭觉中学八年级体育《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教学实录.docx
- 初中语文考试重点题型【答题模板】.docx
- 3.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2.docx
- 2024年小学一年级下班主任工作计划(6篇).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