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
论述类文本包括论文、杂文、评论等 ;
实用类文本包括人物访谈、传记、新闻、调查报告、科普文章等。
论述类:
波兹曼的诅咒(2005年)
纯朴的嗜血者(2008年)
谈“静”(2010年)
“捧”于“挖”(2011年)
笑的价值(2012年)
实用类:
画家黄永厚(2008)
晚清学人杨守敬(2009)
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本复习策略
1.理解 B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指准确把握文意时必须理解的概念。要注意这些概念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的句子。考查重点是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极富表现力的句子,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
论述类:
波兹曼的诅咒(2005年)
纯朴的嗜血者(2008年)
谈“静”(2010年)
“捧”于“挖”(2011年)
笑的价值(2012年)
做论述类文章阅读的三个意识
一、文体意识——把握论述文的文体特点
1、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叫“引论、本论、结论”)其结构可以是总分式结构和破立式结构(破是驳斥对方观点,立是摆明自己的观点) 。
3、本论部分逻辑结构:并列、递进、对照
议论文的观点表述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方法:
(1)文题即观点。一般议论文的文题只是个“话题”,它的观点围绕着这一话题来展开,但有的话题往往就是作者的观点。
(2)开门见山提出观点。因为议论文必须要达到“观点明确”这一最起码要求,所以有很大一部分的议论文都是开门见山提出观点,这就给我们一个提示:阅读这种文章时我们一定要注意文章开头内容。
(3)有的议论文观点的提出必须要通过几个分论点来表述,所以观点往往会在文章的最后提出,带有一定的总结性和归纳性。
(4)有的议论文因为话题范围较大,内容多,形式散,它的观点提出分散在文章的几个部位,而非集中在某一处。这种的观点概括就有一定的难度,需要有较强的综合分析与概括能力。
概括思路
1.大体概括每段段意
2.根据各段意义把文章切割成3-4个部分
(这里必然有把意义相近的段落合并的过程)
3.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各部分的内容
(用语可以摘取、合取、自撰)
(表达的时候注意,用?°首先?±?°然后?±?°最后?±这样的连接词)
典型例题
(模拟卷二)
《相见以诚》全文论证思路
先引“事实胜于雄辩”的格言,强调违背事实只能失败;再阐述专靠欺诈无以成功的道理;最后点明必须相见以诚,正大光明做事的主旨。
4、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类
2005年
作者既说波兹曼的结论“也许太过悲观”,又说“波兹曼的书名听起来像是诅咒”,对此应当如何理解?(5分)
2008年
本文认为《水浒》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本文作者对李逵持什么态度?引用鲁迅的话有什么作用?
2010年
为什么说懂得小林一茶的俳句就懂得“静趣”了?
2012年
17.文中画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它对论述“笑的价值”有什么作用?(6分)(2012《笑的价值》)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指的是作者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对社会、人生、自然现象的认识、理解和感悟,所要承载的作者的各种丰富的情感,所要展示的作者的胸襟与抱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就要懂得去把握这种观点态度是直露的还是含蓄的。
1.直露的观点态度
直露的观点态度在文章中许多显眼的地方就能看出来:(1)通过标题来体现;(2)通过开篇的中心句来体现;(3)通过反复出现的提示性的语句来体现;(4)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5)通过文中极富感情的抒情句来体现。
2.含蓄的观点态度
含蓄的观点态度的把握难度就大一些,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把握:(1)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2)注意对文章中修辞格运用的理解;(3)注意文章使用的联想和想象的手法;(4)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④.抓住作者的评述。
有时候,作者把自己的观点态度隐含在具体的评述之中而不直接说出。这就要求从分析具体的评述入手,提出精要,作出概括。
⑤抓住文章中的显性因素进行分析概括。所谓“显性因素”一般表现在:文章的标题,开头或结尾的重要语句,文中关键词语,等。
典型例题
(扬州二模)作者为什么说“有时从文化符号到文化泡沫,只有一步之遥”?(6分)(6分)
①修建主题文化公园可以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但有些地方却将其利益化;
②将已有文化遗产符号化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但肆意破坏甚至虚构古迹却使文化走向廉价化、简易化与装饰化;
③举行文化活动可以使民众获得教益,增加精神营养,而走过场,求规模,却忽视文化的灵魂。
提醒:注意题干中的隐性要求
5、论证方法类
16.文中的例证分别揭示了“捧”的什么后果?例证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递进关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河南经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VIP
- 2024年深圳市福田外国语学校小升初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pdf VIP
- 在初中三年级学生英语单词教学的应用研究.docx VIP
- 浙江省G5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物理试题.docx VIP
- 2025春《亮点给力大试卷》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含答案).docx VIP
- 2025上海市工业技术学校招聘2人(第一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 熔化焊与热切割第一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ppt VIP
- 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立项课题研究.DOC
- 树枝上的鹦鹉少儿创意美术PPT课件.pptx VIP
- 亚龙 YL-18C型 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实训考核装置(ABB) 实训大纲.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