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道士塔知识精讲 人教版
高二语文第三册第三单元道士塔知识精讲 人教版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第三册第三单元《道士塔》
二. 学习目的:
1. 全面把握课文内容和内在联系
2. 学习本文灵活新颖的笔法表达悲怆苍凉的感情。
3. 理解作者思想感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树立保护文物的思想意识
三. 学习方法:
1. 反复诵读体会本文在记述中抒发浓烈情感
2. 充分了解敦煌莫高窟的有关图片资料
四. 作者简介:
一九四六年生,浙江余姚人。在家乡读完小学后到上海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做过几年学院院长,辞职后潜心写作,在繁多的头衔中比较重视上海市写作学会一职,因为这个学会由全上海各大学的写作教授们组成,专门研究写作究竟是怎么回事。近年来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之余所著散文集《文化苦旅》先后获上海市文学艺术优秀成果奖、台湾联合报读书最佳书奖、金石堂最具影响力的书奖、上海市出版一等奖等。.《文化苦旅》简介:
本书是余秋雨教授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获得首奖。 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其中《道士塔》《阳关雪》等,是通过一个个古老的物像,描述了大漠荒荒的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的深邃苍凉之感见于笔端。《白发苏州》《江南小镇》等却是以柔丽凄迷的小桥流水为背景,把清新婉约的江南文化和世态人情表现得形神俱佳。《风雨天一阁》《青云谱随想》等直接把笔触指向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展示出中国文人艰难的心路历程。此外,还有早已传为名篇的论析文化走向的文章《上海人》《笔墨祭》以及读者熟知的充满文化感慨的回忆散文《牌坊》《庙宇》《家住龙华》等。回作者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六. 整体理解课文内容:
思考:本文有四节,概括各节的主要内容,想想各节之间的联系
1罪人塔——2愚昧无知毁坏文物——3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4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七. 分析理解课文:
第一节罪人塔
1. 道士塔是怎样的?描叙塔群体现了什么气氛?
2. 王道士是何人?为什么说他是罪人?而要他担起文化重债是无聊?
3. 文物被劫掠的情况?
4. 在写事、写人中倾泻了什么感情?
明确:A悲凉
B通过外貌描写,知其是平民、愚昧无知、是出卖文物之罪人。但这不仅是个人罪行,而是一个民族悲剧。
归纳:以道士塔为引线,简要介绍王道士其人,概述文物被劫掠,愤怒指出这是一个民族悲剧。
第二节:愚昧无知,毁坏文物
1. 当时欧美艺术家做什么,中国的文官做什么?敦煌文物被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 愚昧的王道士犯了何罪?他的心理活动和罪行细节,写得真实吗?
3. 文中的四个“惨白”含义,表达作者什么感情?
4. 该节有什么写作特点?
明确:欧美艺术家有突破,歆羡东方艺术;中国文官昏庸无视艺术,无知道士掌管佛教艺术。
看到两个“惨白”是真实情况,脑子两个“惨白”是混乱,难以言心之痛
归纳:介绍王道士毁坏文物的经过,突出了他的愚昧无知,表达了作者悲愤难忍的思想感情。心理活动和细节描写与对话——想象有据、生动跨越时空,在叙事中表愤情。
第三节??贪图私利,出卖文物;外国冒险家欺骗、掠夺文物。1. 发现藏经洞后,中国文官对文物采取什么态度?外国冒险家冒着危险赶来,与之形成什么对比?
2. 细读王道士盗卖文物的经过和表现,突出了什么?
3. 外国冒险家用什么手段掠走文物?又有哪些开脱之辞?
4. 作者如何驳斥,带着什么感情?
明确:A中国官员无赤肠,不下决心保护国家文物,而是放任不管并饱私囊;外国冒险家来掠夺文物,排除危险。两者形成对比突出了中国官员的昏庸自私。
B王道士的贪图小利,愚蠢卑鄙。
C万里冲刺,长驱而入,欺骗掠夺。抢救,使之见光明,无力研究
D驳斥其没有基本前提,采取欺骗手段占有,要和他们比学问。
归纳:发现藏经洞,面对大量的珍贵文物,各色人士粉墨登场,首先,是愚蠢,卑劣的王道士贪图小利使大量文物流失,而中国文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外国冒险家不顾一切,冒死赶来掠夺,又大言不惭的说是他们抢救了文物,而中国无力研究。作者怀着义愤驳斥,并穿越时空拦下车队,却又左右为难——在此,作者直抒感情,抱恨无穷。
第四节:牢记耻辱,保护、研究文物
1. 我国敦煌研究所的专家比我恨得还深表现在那里????????
2. 文中引用一位日本学者的话,目的什么?
3. 中国的专家为什么没有太大的激动,而是默默的,……?
明确:不愿抒发感情,加紧钻研,抢时间,争速度,实干精神,取得的成绩得到世界的公认。
愚昧的道士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