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5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5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二单元5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学案岳麓版选修1.

学案5 商鞅变法与秦的强盛 [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变法的背景及实施 1.战国初期,秦国无论是在经济、政治,还是在文化上,都落后于其他六国。 2.秦孝公继位后,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变法图强,下达《求贤令》,广纳贤士。 3.商鞅来到秦国后,向秦孝公阐述了法家富国强兵之术,提出了变革政治的主张,得到了秦孝公的赏识。 4.商鞅克服重重阻力,于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两次实行变法。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公元前362年,秦孝公继位。那时,各诸侯国会盟,拒绝邀请秦国参加。秦孝公受到很大刺激,认为这是莫大的耻辱,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在这样的时代氛围中,商鞅辗转来到了秦国。卫鞅向孝公讲了称霸之道,孝公听了很满意。 思考 想想看,孝公为什么对“称霸之道”感兴趣呢? 答案 “战胜强立”是战国时期历史的主线。称霸之道即法家思想,这种思想适应了战国时期兼并战争的需要,有利于孝公称霸大业。所以,孝公不仅对称霸之道感兴趣,而且法家思想还成为秦国变法的指导思想。 材料二 自古驱民在信诚, 一言为重百金轻。 今人未可非商鞅, 商君能令政必行。              ——王安石 思考 (1)王安石认为商鞅能“令政必行”的原因是什么?徙木立信 (2)“南门徙木”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答案 (1)能取信于民。 (2)“南门徙木”是商鞅为了变法的需要采取的取信于民的一项举措。此举让秦国人民知道了商鞅执法如山、说一不二的风格,使新法得以顺利推行。 [归纳总结] 对商鞅变法背景的理解可从以下三方面思考: (1)必要性:秦国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地位低下、文化上社会风习落后。 (2)可能性:偏处西部、前代变法经验、孝公支持、商鞅到来。 (3)准备:商鞅阐述变革、舌战保守派、取信于民。 [深度认识] 社会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剧烈变化必然会导致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在中国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的时代,各诸侯国内部新旧贵族的斗争直接推动着各国不断前进。不甘落后的秦国必然要奋起直追,这就是商鞅变法的时代背景。 二、变法的措施及作用 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1)内容 ①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没有军功的国君亲属不再拥有世袭的爵位。立有军功的平民,按其功劳大小授予官爵。 ②按照爵位的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 (2)作用 ①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②新法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 2.实行什伍制 (1)内容: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制,以适应战时征兵的需要。凡是被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都是国家的后备兵源。 (2)作用:什伍组织使秦国在争霸战争中的兵源得到了可靠保证。 3.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1)内容 ①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 ②规定凡是努力耕织,促进谷物和布帛生产的人,可免除徭役;凡是弃农经商或不事劳作的,全家要被罚作官奴。 (2)作用 ①新法废除了井田制,推动了地主制经济的发展。 ②其重农措施为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提供了保证。免除徭役以奖励耕织的办法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4.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1)内容 ①把秦国划分为41个县,设县令和县丞,由国君任免。 ②推行连坐制度,规定什伍互相监督,一家有罪,其余九家必须告发,否则连坐。 ③规定轻罪重罚。 (2)作用 ①县制的设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并且强化了中央集权。 ②什伍连坐制的推行,便于加强管理和控制,切实有效地行使政府权力。 ③轻罪重刑,强化了人民的法律意识,保证了变法的彻底执行,只是措施过于严苛。 5.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控制 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这些是推行耕战政策、富国强兵以及以法治国的大敌,是亡国之俗,采取了焚烧诗书的措施。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商鞅变法时期的三幅图    图一 铁制农具    图二 奖励耕织     图三 商鞅铜方升 思考 (1)从图一和图二的铁器牛耕图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你从图二、三中可以获得商鞅变法的什么信息? (3)据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案 (1)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 (2)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进行经济改革。 (3)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或由于当时生产力的提高,在井田以外的私田越来越多) 材料二 “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

文档评论(0)

wuyuet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