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pptVIP

高三历史二轮复习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专题四 近代中国的变迁 第四讲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与理论成果 省淳中历史组 许国庆 【高考考纲聚焦】 13.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师夷长技”的主张 (2)维新思想 (3)新文化运动 (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24.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1)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2)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革命等方面的重要论著及其主张; 【时空定位】 1840 1861 1898 1911 1915 1919 1921 1927 1937 1945 1949 鸦片战争 林、魏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运动 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百日维新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 民主与科学 中共成立 马克思主义 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形成 大革命失败 抗日战争时期 毛泽东思想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新中国成立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 【知识回顾】 材料一:今恶西法者见六经古史之无明文,不察其是非损益而概屏之,如诋洋操为非……诋铁舰为费……令人固蔽傲慢,自陷危亡,略知西法者又概取经典所言而傅会之,以为此皆中学所已有……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弟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汔机,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 ——张之洞《劝学篇·设学》 材料中张之洞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反映这一观点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什么?在当时有何积极意义? 鄙夷 师夷 关键:中体西用。 实践:洋务运动。 积极意义: 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在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也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 材料二:国会者,君与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也. ──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立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自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康有为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孙中山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其主张引发了什么重大历史活动? 器物 政治制度 关键:立宪法,开国会(或实行君主立宪) 活动:戊戌变法 关键:用暴力推翻清政府,实行民主共和 活动:辛亥革命 材料三: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后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自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材料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实践自己的认识的? 关键:促进国民的觉醒。 实践:提倡“民主”和“科学”,发动新文化运动。 制度 思想 材料四:从受压迫的青年和受压迫的妇女——激进分子们在他们的刊物上予以全面详尽论述的话题——受压迫的劳工大众,激进分子注意焦点的这一转变结果形成了他们与劳工大众的一种新的认同……不久,年轻的激进分子们就被劝告要到劳动人民中去工作,而且他们当中有人这样做了——彭湃在海陆丰的农民中间,张国焘和邓中夏在北方的铁路工人中间,毛泽东在长沙的工人中间,还有恽代英在武汉的工人中间。 ──《剑桥中华民国史》(上) 材料中“激进分子”指什么人?他们的政治活动有什么特点? 启蒙思想(资) 马克思主义(无) 激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 特点:把马克思主义和工农运动相结合。 材料五:“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

文档评论(0)

叮当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