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聪明的人学哲学,笨的人学金融学?
聪明的人学哲学,笨的人学金融学?
?聪明的人学哲学,笨的人学金融学?
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了,获奖者是法国经济学家让.梯若尔。消息公布后,我在第一财经资讯官微上评论说,看让大师的著作,涉及公司财务、国际金融、企业理论、规制与激励、博弈论、宏观经济学,快把一个金融系本科生课程全部涵盖了,真是经济学界的叶檀,什么都懂。
听到这句话后,有听众在后台留言说,你这是高级黑叶檀啊,明明在说叶檀女士不是经济学界的嘛。其实我真没有要黑叶女士的意思。叶女士知名度很高,据说还进过中南海。但凭心而论,叶檀女士确实应该是财经评论界的,而不是经济学界。这甚至不是道和术的差别,而是道和艺的差别。如何理解?经济学,机构研究,以及我们在大众媒体上看到的财经评论有什么区别?你平常看到的财经文章离真正的经济学研究有多远?今天结合一下自己的经历讲几个有趣的故事。
关于道:道生一
一些国家,中学阶段就会开始接触经济学。但我上大学前,基本不知经济学是何物。我听到的第一个经济学大师(哲学界叫先哲)的名字,是亚当·斯密,就是写《国富论》的那位大拿:我上的第一堂可以称得上专业课的是政治经济学,但那位头顶十分亮光的任课老师告诉我们,他觉得他和经济学有缘,因为他叫“陈国富”。
据说经济学的始祖是普罗泰戈拉或者色诺芬。但真正意义上经济学的出现,是因为资本主义的诞生。在农业游牧社会,知道怎么让农民安心耕地,知识分子老实当官不造反(儒家),人们不要干坏事,也不要赚钱勤俭节约否则下地狱(天主教),或者不干坏事多赚钱只要勤俭也可以上天堂(基督新教),或者啥也别想了,你这辈子就这样了好好忍受等来世(印度种姓,藏传佛教)……总之,都是关于如何稳定社会,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然,当人类开始由农牧时代迈向工商时代,资本主义萌芽之后,一群没事喜欢想事的人就开始捉摸怎么才能让一个社会效率更高,人们过的更好,于是,就有了经济学。
所以,第一本真正意义的经济学著作,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一个国家如何富裕,就是大家如何多赚钱。
像亚当斯密这种从无到有,开创一个学科的人,可以称之为一代祖师,但是祖师爷还不够伟大,因为他思考的是赚钱的事,格调高一点是一个国家如何赚钱(宗教塑造世界观,哲学思考世界观,所以显得更高大上)。祖师爷之后的牛人可以称为宗师,宗师开创的不是学科,而是学派。比如说大家最熟悉,也是全世界经济学启蒙教学主流的凯恩斯学派,以及次主流的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还有非主流的经常失业的奥地利经济学派。凯恩斯学派诞生于大萧条之后。这个大萧条震撼了经济学界,对主张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构成了严重挑战,于是凯恩斯提出不应该国家应该干预,怎么干预?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打鸡血,让经济重新运转。这个方法一度确实有效,但是到了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就失效了。怎么打鸡血都不行,于是,便有了货币主义学派:管理一个稳定的货币发行目标就好了,不用那么麻烦。而奥地利经济学派近一百年一直被排除在主流之外,因为他告诉大家,ZF什么都不用管,越管越乱,那哪个ZF会支持你啊?
诺贝尔奖是学术领域最权威的,获奖者必须有开创性。而开创性有两种,一个是开创一个学派或者时代,另一个就是在这个学派上,寻求一些局部创新。创新很难,就像那句关于道的理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一的过程是最难的。亚当斯密是道,而且是道中之道,凯恩斯也是道,而他们的门徒,那些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就是那一。但因为他们离道很近,所以,暂且都可以归到“道”里。
上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的宏观经济学老师是邹恒甫的学生龚六堂,早期学的数学。龚老师思维之敏捷,让我自叹弗如。他的课基本只有数学公式,板书飞快,开头我还能勉强跟上,到后来就在梦游般记笔记了。很遗憾那堂课的内容我现在基本快忘光了,现在只记得貌似有lucas 各种模型,加各种奇奇怪怪的希腊字母参数得出不同的结果,还有就是对龚老师智商的各种崇拜。另外,就是有一句话印象深刻:
有一天,龚老师讲起他在美国求学的经历。说,他实在不理解,那些学生毕业后,怎么要去华尔街,不在学校当老师。当时同学们一片哗然,华尔街,多高大上啊,阿曼尼,四季酒店,迈巴赫,仿佛这些标签一下袭来。后来他补充道,其实这个世界,最聪明的人应该去学哲学,次等聪明的,去学数学,再次等,学物理学,连物理学学不了,那就学经济学,当然,经济学也学不了,那就学金融学。
当时同学们都安静了,作为也算是国内比较好的金融学院的学生,听到这句话,不知作甚感想,这不是在赤裸裸的鄙视我们的智商吗?你可以说我不勤奋,但不能贬低我们的智商。不过想起自己连板书都跟不上龚老师的份上,只好认输:他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这几年,因为兴趣,开始学一些其他学科有趣的知识,为了自我解答疑惑,开始看一些哲学书籍。慢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