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史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政史鉴

周恩来人格四喻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开我们已近40年了。在周总理晚年,我曾有幸见过他老人家几次,他循循善诱地对我们演讲,还指挥我们唱歌。他的言谈话语、音容笑貌,至今仍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 周总理曾经讲过四个比喻,给我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中不仅可以领略他的伟大风范,还可以学习他的高尚人格。 1946年11月,当时还在国统区与国民党进行谈判的周恩来,应邀出席了上海12个文艺团体举行的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大会。他讲话时,在引用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名句之后,意味深长地说,现在“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我们“应该像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 在延安的时候,有一天周恩来与周围同志聊天。一位同志说:“我仔细研究过骆驼的性格和本领。它的特点是坚忍顽强,抗寒抗病,忍饥耐渴,吃苦耐劳。同时它又具有强大的负重力,能长途跋涉,过沙漠,穿戈壁,抵御强风暴雨,互相团结御敌,直至最后胜利。因而它被誉为‘大力士’‘沙漠之舟’。依我看,恩来同志就是我们党和革命队伍的一头骆驼。”周恩来听后连连摆手说:“不,不,我不过是一头小毛驴。” 1958年7月,周恩来在广东视察工作时,对一些记者说:“你们记者,要像蜜蜂,到处采访,交流经验,充当媒介。就像蜜蜂采花酿蜜,传播花粉,到处开花结果,自己还酿出蜜糖来。” “文革”后期,周恩来疾病缠身,力挽狂澜,苦撑危局。在处境极其艰难的情况下,他还深情地对人们说:“我们要像春蚕一样,把最后一根丝吐出来,贡献给人民。” 孺子牛、毛驴、蜜蜂、春蚕,虽然形态各异,但它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牺牲奉献精神,却是一致的。这不正是周恩来高尚人格的生动体现和光辉写照吗?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的优秀品德。周恩来既是革命家的典范,又是普通人的典范。他一生大公无私、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谦虚谨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人民呕心沥血,献出一切,却从不要求丝毫报答和点滴特权。他最后的请求和唯一的愿望,只是悄悄地、不留痕迹地把自己的骨灰,撒在祖国的江河大地上。 人生自古谁无死,活在人心便永生。周总理生前从来不准别人颂扬他一字一句,死后也没有供人瞻仰的陵墓。然而,他的丰功伟绩和高风亮节,必将世世代代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朱元璋重典治腐背后的政治经济学“郭桓案”发生在洪武十八年,当年三月,御史余敏、丁廷举状告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员李彧、赵全德等与户部侍郎郭桓等共同舞弊,侵吞地方上缴国库的秋粮,偷盗库存金银和钱钞。经查,此案牵连全国的十二个布政司,牵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等;根据朱元璋钦定的《大诰》所说,国家造成的经济损失总计精粮2400万石,而当时国库一年收入是2940万石,数额触目惊心。朱元璋大怒,下令处死所有涉案中央高级干部,对涉案各级官员和通同作弊者亦严刑追究,《明史》载:“自六部左、右侍郎以下……词连直、省诸官吏,系死者数万人”。同时开始大规模追赃,共追回粮食700万石。由于此案涉及官员与民间豪强勾结,尤其是江浙一带的大地主多有牵涉其中,因此江苏、浙江一带的豪门大族多有因此案破产者。 朱元璋在此案处理过程中充分贯彻了其“重典御下,稍有触犯,刀锯随之”的吏治思路,凡涉案者无不遭受重刑,株连甚广。“郭桓案”被世人称为明初四大案之一,时人与后人多有认为该案过于严酷。这种论调属于空泛的皮相之论,没有深入到历史的实相当中去。 明朝初年,百废待兴,迅速恢复经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成为摆在朱元璋面前的主要议题,“务培邦本,使食货充而国用足”,也就是要同步实现民富与国强,这是朱元璋一朝的经济基本国策。洪武元年,朱元璋晓谕百官:“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安养生息之。”朱元璋多次减免各地赋税劳役,鼓励百姓垦荒,官给牛种,兴修水利,移民垦边。经过十几年的休养生息,全国范围内经济形势已经好转,百姓已经逐步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朱元璋发现,随着国家形势的好转,有几个问题严重干扰了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态: 一是勋功贵族日益扰乱国家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朱元璋建国后,论功行赏,封赏百官,勋功贵族封田遍布天下,尤其是国家富庶之地。但是勋功贵族多有违法犯禁的行为,甚至“所赐公田庄佃,多依势冒法,凌暴乡里”,问题层出不穷。以至于朱元璋于洪武六年命工部铸造铁榜申诫公侯,列举了“强占官民山场、湖泊、茶园”、“屯田佃户、管庄干办、火者、奴仆及亲属人等依势凌民、侵占财物者”等多种违法犯禁的情形及处理规定。 二是地方豪强实力渐强,并与勋功贵族、各级官吏逐步勾结。以富庶的江浙地区为例,自古以来就有“天下税赋半江南”、“苏松税赋半天下”的说法,也是豪强地主数量最多的地区,当地大地主为逃避赋税,“大率以田产寄他户”。“他户”就是明初的勋功贵族。同时,地方豪强与各级官吏勾结,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