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直接染料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第三节 直接染料的其他类型 第四节 直接染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五节 直接染料的染色性能 第一节 引言 第一节 引言 1884年保蒂格(Bottiger)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第一只直接染料——刚果红(Congo Red),至今,直接染料已历经120年漫长的历史进程。 早期的直接染料在化学结构上多为联苯胺类偶氮染料,尤以双偶氮类的结构为主,如刚果红即为对称联苯胺双偶氮染料。 第一节 引言 直接染料能不借助媒染剂而使纤维素纤维直接染色。 染色时染料从染浴中转移至纤维。将棉布放在染浴中染色取出后加水洗淋,大部分染料不会被冲洗下来。这种染料能舍溶液而上染纤维的性质称为直接性。 直接性是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间吸引力所造成。分子间的吸引力来源有两种:一为极性引力,染料分子和纤维分子间产生氢键。另一为非极性力,即范德华引力。作为直接性染料,染料分子与纤维分子间应有较大的吸引力。 第一节 引言 直接染料的最大缺点就是染色牢度较差。为解决这个问题,百年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早期是在染色后处理方面进行改进,较为成熟并广泛应用的方法是铜盐后处理及重氮化后处理。 从30年代到70年代,主要是利用有机化学的发展,在表面活性剂类型的有机助剂中开发了阳离子型的固色剂,使用比较多的品种是固色剂Y和固色剂M。它们的使用使直接染料在耐水浸、耐洗、耐汗渍等染色牢度方面得到一定改善,但耐光及摩擦色牢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一节 引言 70至80年代,国内外的染料研究者进行了新型直接染料的研究开发。这些新型染料有不同于以往直接染料的特点:130℃以上的高温条件下要稳定,不降解,能够耐受酸性染色条件;在高温酸性条件下,仍然有较高的直接性和上染率;有明显高于以往直接染料的染色牢度尤其是湿牢度。 第一节 引言 一、直接染料分子的最基本结构特征 第一节 引言 二、适用对象: 第一节 引言 三、染色的优缺点 第一节 引言 四、分类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直接染料绝大部分是偶氮染料。主要以双偶氮染料、三偶氮染料为主。单偶氮染料分子链太短,与纤维的直接性较小;四偶氮以上的染料合成工序麻烦,副产品多,色泽灰暗。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一、单偶氮直接染料 单偶氮直接染料一般具有苯并噻唑或J-酸结构。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单偶氮直接染料因分子较小,直接性和牢度较差,仅限于一些黄色、橙色、红色等品种。 结构:虽是单偶氮染料,但都设法使分子链得到延长,并保持染料分子具有线性和共平面性 ,以提高对纤维素纤维的直接性。 合成:可直接通过重氮化和偶合反应来完成。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二、双偶氮类直接染料 通过重氮化偶合方法合成双偶氮染料的方法有: (1)通过E1←D→E2途径合成。 (2)通过A→M→E途径合成。 (3)通过A1→Z←A2或A1→ZXZ←A2 途径合成。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D为可以形成两个重氮基的双重氮组分; E为可以进行一次偶合的偶合组分; A为可以形成一个重氮基的重氮组分; M为与重氮化合物偶合后还带有一个可重氮化氨基芳香胺化合物; Z为能与两个或多个重氮组分偶合的偶合组分; X为连接基。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1、所用的重氮剂是二次重氮组分: 即通过E1←D→E2合成的双偶氮直接染料 D为可以形成两个重氮基的二氨基类化合物,为了保证分子直线型狭长结构,二氨基应在两边; E1、E2为可以进行一次偶合的偶合组分。 E1 =E2:对称型; E1≠E2:不对称型。偶合时,活性小的偶合剂先偶合。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①联苯胺类 R:—H 联苯胺 — CH3 联甲苯胺 — OCH3 联大茴香胺 特点:合成工艺简单,价格低廉,色谱齐全,但具有致癌性。在118种禁用染料中具有联苯胺、联甲苯胺、联大茴香胺结构的有83种,其中直接染料78种。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联苯胺直接染料通式为: 联苯胺型直接染料共轭双键贯穿在整个染料分子中,一般的日晒牢度在4级以下,洗涤率都在2—3级之间,颜色不够鲜艳。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第二节 偶氮类直接染料 联苯胺染料分子中,联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