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第五章 分娩期妇的护理5第五章 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第五章 分娩期产妇的护理
导学:
1.掌握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2.掌握先兆临产的征象和临产的诊断。
3.掌握分娩期妇女入院后护理常规及第一产程的护理措施。
4.熟悉产程分期及各产程的临床表现。
5.熟悉第二、第三产程的护理措施。
6.了解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妊娠满28W及以后,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全部娩出的过程,称为分娩。妊娠满37W至不满42W(259~293日)间分娩,称为足月产。妊娠满28W至不满37W(196~258日)间分娩,称为早产。妊娠满42W及其后(294日及294日以上)分娩,称为过期产。
决定分娩的因素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若各因素均正常并能相互适应,胎儿顺利经产道自然娩出,为正常分娩。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肌及膈肌收缩力以及肛提肌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
子宫收缩力简称宫缩,能促使宫颈管缩短并逐渐消失,宫口扩张,先露下降,胎盘娩出。宫缩是临产后最主要的产力,贯穿于整个分娩过程。正常的宫缩具有以下特点:
1.节律性 正常宫缩是宫体肌不随意的、有规律的阵发性收缩,伴疼痛。每次宫缩总是由弱渐强(进行期),维持一定时期(极期)后又由强渐弱(退行期),最终消失进入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而后开始下一次宫缩,如此反复交替直到分娩过程结束。
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约30秒(s),间歇5~6分(min)。随着产程进展,宫缩持续时间逐渐延长,间歇时间逐渐缩短,宫缩强度逐渐增强,宫口开全后,宫缩持续时间可长达1min,间歇时间缩短至1~2min。宫缩时宫腔内压力可高达100~150mmHg,子宫肌壁血管及胎盘受压,间歇期宫腔内压力仅6~12mmHg,子宫肌壁和胎盘血流恢复。
2.对称性 正常宫缩从两侧子宫角部开始,以微波形式迅速向宫底中线集中,然后以2cm/s的速度向下扩散,约15s均匀协调地遍及整个子宫,左右对称,此为宫缩的对称性(图5-1)。
图5-1 子宫收缩力的对称性和极性
3.极性 宫缩以子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子宫下段最弱,此为宫缩的极性。
4.缩复作用 宫缩时子宫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期肌纤维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经过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称缩复作用。随着产程进展,缩复作用使得子宫肌壁逐渐增厚,宫腔容积逐渐缩小,迫使胎先露逐渐下降,宫颈管逐渐缩短展平。
(二)腹肌及膈肌收缩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是第二产程胎儿娩出的重要辅助力量。宫口开全后,宫缩时前羊水囊或胎先露部压迫盆底组织和直肠,反射性引起排便感,产妇主动屏气用力,腹肌和膈肌收缩,腹压增高,促使胎儿娩出。第三产程,腹肌和膈肌收缩力可促使已剥离的胎盘娩出。
(三)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当胎头枕骨露于耻骨弓下缘时,能协助胎头仰伸及娩出。胎儿娩出后,胎盘降至阴道时,能协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产道是胎儿娩出的通道,分为骨产道与软产道两部分。
骨产道
见第一章第一节女性骨盆。
软产道
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1.子宫下段的形成 子宫下段由子宫峡部形成。非孕时子宫峡部长约1cm,妊娠12周后逐渐扩展成为宫腔的一部分,至妊娠末期进一步拉长、变薄,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宫缩进一步使子宫下段拉长,达7~10cm,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的肌层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被牵拉扩张越来越薄(图5-2),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
壁厚薄不同,在两者之间的子宫内面有一环状隆起,称生理性缩复环(图5-3)。
图5-2 子宫下段形成及宫口扩张 图5-3 软产道临产后的变化
2.宫颈的变化
(1)子宫颈管消失:临产前的子宫颈管长2~3cm,初产妇较经产妇稍长。临产后规律宫缩牵拉子宫颈内口的子宫肌纤维及周围韧带,加之胎先露部支撑前羊水囊呈楔状,致使子宫颈内口扩张,子宫颈管逐渐变短、消失,成为子宫下段的一部分。
(2)子宫颈口扩张:临产前,初产妇的子宫颈外口仅容纳一指尖,经产妇则能容纳一指。临产后,随着产程进展,宫颈外口逐渐扩张至10cm称宫口开全。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颈外口后扩张;经产妇则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颈外口扩张同时进行。
3.骨盆底、阴道及会阴的变化 前羊水囊及胎先露部可将阴道上部撑开,破膜后胎先露下降直接压迫骨盆底,使软产道下段形成一个向前弯曲的长筒,前壁短后壁长,阴道外口开口朝向前上方。肛提肌向下及向两侧扩张,肌束分开,肌纤维拉长,使会阴体变薄,厚度由原来的5cm变为2~4mm以利胎儿通过。分娩时如保护会阴不当,易造成损伤。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除产力和产道等因素外,还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4.第2单元第2章.doc
- 40份 丁总话稿40份 丁总讲话稿.doc
- 408GM模型40GM模型.doc
- 40号征文 爱我医院.doc
- 40塔吊安装方案4塔吊安装方案.doc
- 400T冷却塔URS.doc
- 40号题。袁海坤4号题。袁海坤.doc
- 40项院感制度40院感制度.doc
- 411管道施工方案11管道施工方案.doc
- 40种精油的功效 须有用40种精油的功效 必须有用.doc
-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扫描版含答案.doc
- Unit6SunshineforallStudyskills课件-牛津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下册.pptx
- Unit3After-schoolactivitiesLesson2Avisittoafarm课件冀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 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件-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pptx
- Unit2BesportybehealthyReading课件-牛津译林版(2020)高中英语.pptx
- Unit2Differentfamilies第三课时(课件)-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课件-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pptx
- 城镇化进程及其影响课件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pptx
- 国家海洋权益与海洋发展战略课件高一地理中图版必修2.pptx
- 工程变更管理细则.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