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练习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言练习1

文言练习 射 说 元好问 晋侯觞客于柳溪,命其子婿驰射。婿佳少年也,跨蹑柳行中,胜气轩然舞于颜间。万首聚观,若果能命中而又搏取之者。已而乐作,一射而矢堕,再而贯马耳之左。马负痛而轶,人与弓矢俱坠。左右奔救,虽支体不废,而内若有损焉。 晋侯不乐,谢客,客有自下座进者,曰:“射也,技也,而有道焉,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何谓得之于心?马也,弓矢也,身也,的也,四者相为一,的虽虱之微,将若车轮焉,求之不中,不可得也。不得心则不然,身一,马一,弓矢一,而的又为一,身不暇骑,骑不暇彀,彀不暇的,以是求中于奔驶之下,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走非有得于射也,顾尝学焉。敢请外厩之下驷,以卒贤主人之欢,何如?”晋侯不许。顾谓所私曰:“一马百金,一放足百里,衔策在汝手,吾安所追汝矣。”竟罢酒。 元子闻之曰:天下事可见矣!为之者无所知,知之者无以为,一以之败,一以之废,是可叹也。作《射说》。 [注]①虱、车轮:纪昌学射,悬虱日日观望,当视虱如车轮,射技便大进。②彀:拉弓。③走:自称谦词。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晋侯觞客于柳溪( ) 再而贯马耳之左( ) 而的又为一( ) 以卒贤主人之欢( )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的加点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顾尝学焉 / 顾谓所私曰 ②不得于心而至焉者无有也 / 将若车轮焉 A ①用法相同,②不同 B ①用法不同,②相同 C ①②用法意思均相同 C ①②用法意思均不同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何谓得之于心? 译文: 其不碎首折支也幸矣,何中之望哉! 译文: (4)“说”常常有所叙、有所议。从本文看,所叙的事情是 (用自己的话回答); 所议的观点是 (用文中句子回答)。 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3分)(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道子画人物,如以灯取影,逆来顺往,旁见侧出,横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数,不差毫末。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所谓游刃有余,运斤成风,盖古今一人而已。余于他画,或不能必其主名,至于道子,望而知其真伪也。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人名)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元丰八年十一月七日书。 注:乘除:抵销,这是说上述的各种技法如顺逆、旁侧、斜直的合理运用,使之互相补充,从而获得平衡。 自然之数:指符合自然的情理。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天下之能事毕矣 ( ) 或不能必其主名( ) (2)、文中用了“游刃有余”、“运斤成风”两个成语,写出其中一个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知者创物,能者述焉 译文 然世罕有真者,如史全所藏,平生盖一二见而已 译文 (4)根据文意,写出作者的艺术创作主张。(用文中句子回答) 26、阅读下文,完成第(1)—(4)题。(14分)(2002年上海春季高考试题) A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而先后心在于臣,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后也。” B 予尝步自横溪,有二叟分石而钓,其甲得鱼至多且易取;乙竟日亡所获也,乃投竿问甲曰:“食饵同,钓之水亦同,何得失之异耶?” 甲曰:“吾方下钓时,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目不瞬,神不变,鱼忘其为我,故易取也。子意乎鱼,目乎鱼,神变则鱼逝矣,奚其获?” 乙如其教,连取数鱼。 予汉曰:“旨哉!意成乎道也。” (1)、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三易马而后( ) 今君后则欲逮臣( ) 乙竟日亡所获也( ) 子意乎鱼( ) 答案:分别为换、更换(1分) 赶上(1分) 整日(1分) 愿望(或:目标、希望)(1分)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选出判断正确的一项(3分) ①而先后心在于臣 /但知有我而不知有鱼 ② 用之则过也 /乃投竿问甲曰 A ①意思同 ②意思不同 B ① ②意思都相同 C ① ②意思都不相同 D ①意思不相同 ② 意思相同 答案:C (3)、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3分) 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译文:你没有把驾车技术全教给我。(重点:“御”、“未尽”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