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家长会发言定稿12家长会发言定稿123
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上午好!
首先让我代表龙山小学全体师生对各位家长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对大家一直以来对学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召开次家长会目的是为了加强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同时家长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的教育管理中来。、。学校树立了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观念,想尽千方百计,克服重重困难,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教育投入孩子的智力基础和品质基础是在家庭中奠定的,人的智力和品质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学校离不开正确家庭教育的配合,倘若没有良好正确合理的家庭教育,再好的师资和学校都不可能产生好的教育效果。 苛求过度有的家长,孩子成绩差一些,不就是,殊不知,这样会使孩子心理老处于紧张害怕的状态,根本激发不出孩子的想象力。有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你叫这样他偏不这样,有意和父母对着干,逼得紧了便逃出家门,流落社会上,变得更,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另外,对孩子也不能无原则的溺爱。溺爱过分的孩子,一种是产生优越感,长大会目中无人,不合群;一种是产生依赖感,成长中缺少创造能力;一种是心里脆弱,经受不了艰难曲折的打击,事实证明,过分溺爱、过分苛求或频繁的斥责打骂都难以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虽然社会和家长正日益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在教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过分注重智力投资和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对孩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对引导孩子如何做人,怎样让孩子富有爱心、孝心、责任心则重视不够,陷入了“重智轻德”的误区。从家庭教育的实际情况看,大多数家长也把孩子的学习成绩放在第一位。很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比什么都强,天天想着如何让孩子的成绩更上层楼,甚至让孩子在双休日参加数、英语、作文等学习班,减少了孩子参加适度劳动,亲近大自然、参与社会实践、关心社会与他人的机会。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把孩子放在翅膀底下,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做,从小就养成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陋习。家长的这些行为久而久之造成孩子娇惯任性、自闭脆弱、自私狭隘等人格障碍,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从马加爵手刃同学到浙大学子弑嘉兴考官,从文科状元跨国网络诈骗到19岁女大学生卖黄碟等种种不幸的发生,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家庭教育中道德缺失现象的深刻反思家长重视孩子的学习和智力培养是正确的,但在施教过程中忽视品德的培养就是一种偏差了。家长必须走出重智轻德的误区,在教子成才过程中要德智并重,应该注重多方面的教育。首先,家长应当在观念上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待,经常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了解并尊重孩子的想法,鼓励孩子探索世界,正确引导孩子根据其意愿选择自由发展方向,培养其自立、自信、自强的人格。切忌以家长的地位自居,以“管教孩子”的态度居高临下,擅自违背孩子意愿,为孩子划定未来发展方向,妄图管制孩子的方方面面其次,家长要强化孩子的各种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道德意识,使之具有良好的心态,健康的人格,开阔的心胸,引导他们建立广泛的兴趣,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发挥创造力的空间。孩子时期比较容易接受各种教化和思想,只有对人生有了正确的了解和认识,他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才能为他走人间正道奠定基础。司马光曾说过:“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德是方向,是统帅,是灵魂。德育可以弥补智力的不足,但智力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一个孩子品德如何,将决定他前进的方向,是他严格要求自己追求进步的动力,也是他把学习搞好的重要保证。我们不妨这样一想,一个没有良好品德的孩子,能够有正确的学习方向吗?一个没有良好习惯的孩子,能够主动认真学习吗?因此,家长必须清楚认识“德”与“智”的关系,家庭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品德教育方面,让孩子吵嚷打闹每天七点多就来到班级,从早到晚,没有一歇息的时候每天上课放学后,班主任老师很少有按时下班的给学生补课、。当老师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稍作休息,又开始夜战准备明天的课,写反思、写论文,上网学习往往忙到半夜老师所付出的辛苦和承受的压力是外人不知道的电话是3273501。真诚地希望家长朋友切实把每位老师都当作自己的兄弟姐妹,爱护尊敬他们,当然我们更会尊敬家长,以真心换真情,最终达到我们:家校联手、齐心协力、共育新人的目的。
2、要及时与老师进行沟通。有的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就说“全靠老师”。自己只管料理孩子的生活,很少到学校询问孩子的情况,有的家长甚至老师请,也从不肯露面,个别家长还出现不愿管孩子、管不了孩子,索性把孩子送到学校就不管了。在现代社会,家长必须依靠学校让孩子接受系统的知识学习, 在这一点上,家长无法取代学校教育。另一方面,学校只能承担起教育孩子的一部分,家长如果把教育责任全给老师,老师同样无法取代家长。尤其是品德教育、习惯养成、性格培养等重要教育任务,更需要家长与教师的合作,才能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民用无人机驾驶员训练手册模板.docx
- DIN 5480中文版渐开线花键2006.pdf
- 江西省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卷(含答案).pdf VIP
- 国开电大《市场调查与商情预测》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pdf
- 2025年3月-7月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进度计划表+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习计划表格.doc VIP
- 高尔夫、活动赛事流程.doc VIP
- 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备案审查监督75页PPT.ppt
- 光纤通信系统第三版沈建华习题答案.pdf
- 住建部检查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检查表.pdf
- 2024年医学高级职称-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免疫(医学高级)考试历年(2018-2023)真题荟萃附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