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工程绪论汇总.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反应工程 蔡旺锋 办公室:20-518 电话Email:wfcai@tju.edu.cn 第一章 绪论 1.1、化学反应工程研究内容与发展历史 1.2、化学反应的转化率和收率 1.3、化学反应器的类型 1.4、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1.5、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1.6、工业反应器的放大 二、《反应工程》的历史与发展 20世纪30年代:丹克莱尔、梯尔和史尔多维奇 40年代末:霍根、华生和法兰克-卡明涅斯基 1.3 反应器的类型 管式反应器(*) 釜式反应器(*) 塔式反应器 固定床反应器(*) 流化床反应器 移动床反应器 滴流床反应器 1.6 工业反应器的放大 二、数学模型法 反应工程主要研究方法,在反应器放大过程中作用显著; 1、数学模型方法的作用 进行方案比较、操作参数的优化; 2、数学模型方法的局限性 4、数学模型放大方法的一般步骤 实验室规模的试验 小型试验 大型冷膜试验 中间试验 1.2、化学反应的转化率、收率和选择性 例题1.1合成聚氯乙烯所用的单体氯乙烯,多由乙炔和氯化氢以氯化汞为催化剂合成得到,反应式如下 3. 收率(Y)与选择性(S) * * 《反应工程》 反应动力学 反应器设计与分析 本征动力学 宏观动力学 理想条件下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与反应物系组成、温度、压力等参数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主要决定于化学反应本身 描述反应器内浓度、温度和压力变化的设计方程 研究化学反应进行的机理与速率 反应器选型、反应器体积计算、反应器操作参数确定等 流体流动过程描述 反应过程与质量、热量和动量传递的相互作用 一、《反应工程》课程研究内容及相互关系 A P 本征动力学与宏观动力学 反应产物P的外扩散 7 反应产物P的内扩散 6 反应产物P的脱附 5 表面反应 4 本征动力学 反应物A的吸附 3 反应物A的内扩散 2 反应物A的外扩散 1 宏 观 动 力 学 《反应工程》的发展历史 《反应工程》的发展趋势 80年代 -- 形成新的分支 1957年 -- 首次使用“化学反应工程”术语 60年代 -- 快速发展期 化学反应与传递现象及流体流动的相互关系 1.4、化学反应器的操作方式 间歇 操作 连续操作 半间歇操作 操作方式 描 述 特点 反应原料一次装入反应器,反应过程中无进料和出料 反应过程中反应原料和产物分别连续加入和输出反应器 间歇与连续操作之外 物系组成随时间而变 多数情况下可视为恒容 操作灵活,适于小规模生产 物系组成不随时间但随位置而变 适于大规模、机械自动化操作 产品质量好,劳动强度小 兼具间歇和连续操作的某些特点 1.5、反应器设计的基本方程 反应器设计的基本内容 建立反应参数如转化率、收率、选择性和生产能力等与反应器尺寸、操作方式、反应时间等之间的关系。 反应器型式选择 反应器最佳操作条件确定 反应体积(尺寸)计算 反应器设计方程建立的步骤 选择反 应变量 确定控 制体积 建立质量、热量 和动量恒算方程 质量衡算: (关键组分i的输入速率)= (i的输出速率)+ (i的转化速率)+(i的累积速率) Vr M dVr 质量、热量和动量恒算方程 热量衡算: (输入的热量)= (输出的热量)+ (反应热)+(累积的热量) 动量恒算: (输入的动量)= (输出的动量)+ (消耗的动量)+(累积的热量) 一、经验归纳法 对化学反应过程适应性不强:反应与传质传热、流体流动状况、反应速率与温度的非线形性。 将实验数据用因次分析和相似方法整理获得经验关联式; 主要用于研究物理变化的单元操作,如管道内流体流动的压力降、气液两相传热传质等; 包括本征(化学)动力学模型、传质传热模型——宏观动力学模型;讨论整个反应器时,宏观动力学模型包括流体流动模型在内; 反应器的复杂性使得即使采用数学模型研究方法,反应器设计、优化和放大具有很大的困难性。如流动反应器内流体和固体运动状况;多孔催化剂及固相反应物内的宏观反应过程。 扩大实验结果的范围,预测实验以外的操作区间; 在实验范围内进行预测; 工程放大时较能抓住事物本质,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 物理模型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的本质,可能带来失真; 实际过程太复杂,模型建立需要简化; 物理模型获得数学模型求解复杂性; 数学模型方法需要与实验相结合。 3、数学模型的简化原则 简化模型是否失真,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检验和修正。 不失真,与应用相适应; 能适应当前的实验条件,以便进行模型鉴别和参数估值; 能适应现有计算机的能力; 计算机试验 数学模型 工业规模反应器 1、 反应进度 存在多个反应时 2.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