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初三语文下第一次模拟试试卷.docVIP

2011-2012初三语文下第一次模拟试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12第二学期初三级第一次统测语文试卷 沉着冷静 相信自我 把握时间 慎思精答 祝你成功 请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涂写在答题卡上。 3、非选择题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作答,不能超出指定区域或在非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 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选出下列各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chùchúì) D.汲(jí)取晌(xiǎng)午 2.选出下列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佛山石湾的“陶瓷公仔”是名符其实的国家优质品牌。 B.国外贺岁大片来势汹汹,要与国产电影瓜分黄金档期。 C.经历生命里无可回避的磨砺,我们需要有再接再励的精神。 D.寒冬里,往日随处可见的昆虫都消声匿迹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忘乎所以地汲取知识,使自己拥有渊博的学识。 B.有个别学生上网玩游戏成瘾,执迷不悟,浪费了大好年华。 C.佛山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D.如果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别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5.对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故患(祸患)有所不辟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 C.故不为苟得(干事情)也 D.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得之则生 B.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 C.所欲有甚于生者 万钟于我何加焉 D.是亦不可以已乎 不以物喜 7.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有错误的一项: 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不仅贤德的人有这种本性) B.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那么凡是用来可以求得生存的手段有哪一样不能用呢) C.万钟于我何加焉(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 D.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如果使到人们的欲望不能超过生命的) 8.对“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翻译最确切的一项是: A.现在为了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做了这件事。 B.现在为了我所认识的贫穷的人得到我而做了这件事。 C.今天为了那些没有见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而做事。 D.今天为了那些认识的贫穷的人得益于我而做事。 9.、选出品读有误的一项A、“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中的“是心”是指“这种本性”,即“羞恶之心”;用原文句子说就是“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B、“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的原因是“”、“”。C、“此之谓失其本心。”该句中的“此”是指“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而受“万钟”。D、本文以“鱼”比喻为正义,以“熊掌”比喻为生命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这段文字运用了正反论证的方法论证中心论点。B、第一段文字主要侧重于讲道理,第二段文字则侧重于列举事例。C、本文中最能概括全篇主旨的句子是“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D、本段中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的修辞方法,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起到了突出中心论点的作用。(一)《五猖会》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