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诗宋词》选读文本之送别悼亡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送别诗和悼亡诗很早就有了。《诗经》里的《邶风·燕燕》、《秦风·渭阳》与《邶风·绿衣》当是现存最早的送别诗和悼亡诗。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送别诗和悼亡诗流传。 学科网
纵观古代的送别诗和悼亡诗,不难发现,它们虽非一种题材和内容(一写生离的惆怅,一写死别的哀伤),却都有一条情的血脉贯穿其中。尽管“言志抒情”原是中国古代诗歌数千年间积淀而成的一种民族特色,而非独为送别诗和悼亡诗所专擅,然而这两类诗在抒情方面较其他类属作品却来得更为挚厚、强烈。学科网
一、送别悼亡诗的特点:学科网
从创作手法上来看,借景言情,是送别诗和悼亡诗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法之一。不同的是,送别诗表现的是恨别之情,而古人送别又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在这样一个较为广阔的空间环境里,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不外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之属,所谓“登山临水送将归”是也。这些物象一经带着作者的离情别绪入诗,成为“人化的自然”,便构成一种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的美感形态。送别诗多从大处、远处和动处着笔进行描写,不仅使人从其空间的无限扩展和延伸产生一种知交远别的失落感,而且给人以“兰舟催发”、“桂轺不驻”的躁动感和忧烦感,从中体味到离别的惆怅与悲伤。学科网
与此相对,悼亡诗表现的是伤逝之情,而闺阁庭院则是作者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因而这个小天地中的种种物象,诸如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等,便最能触发和寓托作者悼念亡妻的感情,所谓“抚存感往”、“睹物伤神”是也。这些物象作为诗人情感的物化形态进入作品,便又构成一种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的美感形态。学科网
虚实相生,是送别诗和悼亡诗创作特色上的又一个共同点,然二者还有不同。送别诗常在作者触景生情的基础上向前推想,大抵是想像分别后对方途中所当经见的特定环境或所当体验的离别的孤独与惆怅。悼亡诗则多在作者身临之境的基础上往回追忆,大抵回忆妻殁之前彼此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或其他具体生活情境。学科网
附带提及,悼亡诗除了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书以“记梦”的形式。这些作品多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由于诗中的梦境“尽取材于醒时经验”,故而仍属虚实相生的法门,读来更觉情深意切,令人难忘。学科网
二、送别悼亡诗的鉴赏方法?学科网
1.把握送别悼亡诗的思想内容。
或表达离愁别绪,多迷恋、伤感。如白居易的《赋得古草原送别》:“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或表达深情厚谊,多赞美、留恋。如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或表达诗人豁达的胸襟和豪放的气度。如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或表达自己的志向。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而悼亡诗的思想内容较为单纯,除了多借追怀往事表现伤逝之情以外,还常书以“记梦”的形式,多写作者与亡妻梦中相会的情景,借以表达对亡妻的悼伤与思念。由于诗中的梦境“尽取材于醒时经验”,故而仍属虚实相生的法门,读来更觉情深意切,令人难忘。2.注意送别诗词中的一些特殊意象与作法。
在古代的大量送别诗词中,都有一些常见的意象,表示离别之情。比如在唐宋送别诗词中的常见意象有长亭、南浦、灞桥、劳劳亭、杨柳、美酒等,它们或是古代送别之地,或是用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关于送别诗的作法,《诗法家薮》曾作过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于中二联或倒乱并说亦可,但不可重复,须有次第。末句要有理警,意味隽永为佳。”可供我们鉴赏时借鉴。 3.留心诗词中的序或注释。在对诗词进行考查时,命题者通常都要通过某种方式给考生一定的提示,帮助考生正确理解诗意。比如通过原诗词的序或古人的评论或命题者直接加注等形式,在评价这类诗词时,要特别注意这些提示信息,联系时代背景和写作背景来整体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
学科网
三、送别诗意象解析:学科网
送别诗中经常用到一些意象表达离愁别绪、送别怀人的情感总结如下:?、杨柳、杨花或柳絮?古人用杨柳、杨花或柳絮表达离愁别绪,好友送别。由于“柳”、“留”谐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汉代有《折杨柳》的曲子,以吹奏的形式表达惜别之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回到“原点”看教学、挪动支点促教学.doc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体.doc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如何破解考试中的情态动词 新人教版.doc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提高英语书面表达能力.doc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立足教材培养学生英语文化素养.doc
-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心理组织技巧.doc
- 高中英语新教材中的语法教学模式及评价策略-节语法教学实验课的设计及反思.doc
- 高中英语素材 模拟考试书面表达范文背诵.doc
- 高中英语第三单元 unit3Welcome to the unit课件 牛津版必修4.ppt
- 高中英语素材 高中英语写作100篇.doc
- 高中语文 “神五”载人航天飞行新闻两篇练习 粤教版必修5.doc
- 高中语文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 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 新课标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奴性》课件 新人教版07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ppt
- 高中语文 《当你老了》课件1 新人教版.ppt
- 高中语文 《当你老了》课件2 新人教版.ppt
- 高中语文 《我的五样》同步训练 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我的四季》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 苏教版必修1.doc
- 高中语文 《故都的秋》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高中语文 《朝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重点、难点与对策及同步练习 粤教版必修1.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抖音本地生活服务业务深度分析报告 .pdf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农业局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录用96人大全(含答案).docx VIP
- 清水河储能电站施工方案.doc VIP
- 2025至2030年中国美甲产业竞争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新媒体营销》教学大纲.docx VIP
- 幼儿园小学生姓名卡片姓名贴纸.docx VIP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新初一分班(摸底)语文模拟试题(5套带答案).doc VIP
- 《边城》ppt.ppt VIP
- 2024凉山州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支持平台经济发展试题及满分答案.docx VIP
- 口腔根尖周炎病例分析.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