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青霉菌菌丝形态对发酵的影响 51~120 h:菌体处于静止期,大量合成青霉索,菌丝继续变短,细胞中出现空泡,菌丝量逐渐上升。 120h:放罐,菌丝变细碎,细胞中有大量空泡,自溶菌丝增多。 由于青霉素是在青霉菌顶端合成的,代谢好的菌体产生的分枝多,形成的断裂多,合成青霉素的能力强。 * * * * * * 2、影响自溶的因素 NH4+的限制可能是诱导或刺激真菌细胞自溶的外在因素。 菌株间的遗传差异是影响自溶的重要内在因素。 菌龄也是影响自溶的重要内在因素。 氧的限制会引起自溶提前。 第十节 染菌的检查及处理 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染菌原因分析 染菌途径及预防 染菌的拯救与处理 一、染菌对发酵的影响 染菌对不同发酵过程的影响 杂菌的种类和性质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染菌时期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染菌程度对发酵的影响 1、染菌对不同发酵过程的影响 不同发酵过程,微生物菌种、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产物性质不同,染菌造成的危害程度不同。 青霉素发酵:绝大多数杂菌都能产生青霉素酶,会使青霉素迅速分解,甚至得不到产物,其危害十分严重。 2、杂菌的种类和性质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污染的杂菌种类和性质对发酵过程影响不同。 污染噬菌体 污染其它杂菌 青霉素发酵: 污染细短产气杆菌比粗大杆菌危害大。 自溶产生大量泡沫,即使添加消泡剂也无法控制逃液,影响发酵过程的通气搅拌。 发酵液发臭、发酸,致使pH下降,使不耐酸的产品破坏。 染芽孢杆菌,由于芽孢耐热,不易杀死,往往一次染菌后会反复染菌。 3、染菌时期对发酵过程的影响 污染时间:是指用无菌检测方法确认染菌的时间,而不是杂菌进入培养液的时间。 污染的菌量多,显现染菌所需的时间就短;污染菌量少,显现染菌的时间就长。 不同染菌时期对发酵产生的影响不同。 种子培养期染菌 发酵前期染菌 发酵中期染菌 发酵后期染菌 二、染菌的检查与判断 染菌的检查 染菌的判断 1、染菌的检查 显微镜检查法(镜检法) 平板划线培养或斜面培养检查法:8h 双层平板培养法:12~20h 肉汤培养法:24h 2、染菌的判断 以酚红肉汤培养和平板培养为主,其它方法为辅。 若连续3个时间的无菌试验均为阳性,即可判断为染菌。 以发酵过程的异常现象判断: 溶解氧水平的异常变化 排气中CO2的异常变化 pH值的异常变化 三、染菌原因分析 发酵染菌的规模分析 不同污染时间分析 染菌的杂菌种类分析 上海第三制药厂染菌原因分析 项目 百分率% 种子带菌 14.15 盘管穿孔 14.20 阀门渗漏 23.30 空气系统有菌 10.0 管理不善 25.80 其它 7.49 原因不明 5.78 第四制药厂链霉素发酵染菌原因分析 项目 百分率% 外界带入杂菌(取样、补料) 8.20 设备穿孔 7.60 空气系统有菌 26.00 停电罐压跌零 1.60 接种 11.00 蒸汽压力不足或蒸汽量不足 0.60 管理问题 7.80 操作违反规程 1.60 种子带菌 0.60 原因不明 35.00 1、发酵染菌的规模分析 大批量发酵罐染菌 部分发酵罐染菌 个别发酵罐连续染菌 种子带菌 培养基灭菌不彻底 罐有渗漏 分过滤器失效 发酵前期:种子带菌或连消系统灭菌不彻底; 发酵后期:中间补料染菌,如补料液带菌、补料管道渗漏。 发酵前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