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筑史第008讲封建后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 1271年—1911年) 一、元:(1271年—1368年) ? 1.木构技术:1〉减柱法、移柱法,大胆草率、利用天然弯木2〉大额作3〉内檐减去斗拱,柱梁直接交接,加强了柱梁之间的联系。4〉采用天然大弯木。总结:大胆、草率、简约。 2.元大都:1〉创新精神,一方面使用汉代的格局,一方面江自然山水引入城市。2〉城市里造景。3对宗教比较宽容,藏传佛教—北京妙应寺白塔,道教—山西永乐宫,伊斯兰教—从海上传来的泉州清静寺。 §1-5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 (元、明、清 1271年—1911年) 一、元:(1271年—1368年) ??? 蒙古族大约于公元7世纪登上历史舞台,13世纪强大了起来。他们南下入侵中原,灭掉了金朝和宋朝,又向西扩张,侵占了中亚、东欧,成为了版图空前巨大的蒙古帝国 。战乱使经济发展停滞,甚至倒退,导至手工业的畸形发展。 在建筑方面,各民族文化交流和工艺美术带来新的因素,使中国建筑呈现出若干新趋势。在此时期大量使用减柱法,但正式建筑仍采满堂柱网,?喇嘛教建筑有了新的发展。汉族传统建筑的正统地位在此时期并没有被动摇,并继续发展。官式建筑斗拱的作用进一步减弱,斗拱比例渐小,补间铺作进一步增多。此外,由于蒙古族的传统,在元朝的皇宫中出现了若干棕毛殿和畏兀尔殿等,这是前所未有的。 一、城市建设: 蒙古族在成吉思汗的统领下攻占北京并一把火烧掉了金代中都。1272年,元朝定都北京。至此,北京终于从中国数以千计的城市中脱颖而出,第一次成为全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在一片荒野上营建的大都城,由汉人刘秉忠,阿拉伯人也黑迭儿及科学家郭守敬共同规划,是我国第一个按照《考工记》理想所设计的城市,具有方整的格局,良好的水利系统,纵横交错的街道,和繁荣的市街景观。它以今天北海公园为中心,南城墙在今日长安街以南,北城墙在德胜门和安定门外小关一线,东墙在东直门和建国门,西墙在西直门和复兴门。城墙四周有11个城门。元代城墙仍以土筑成,北城墙遗址上至今还有断壁残垣可供游人抚今追昔。 二、宗教建筑: 现存北岳庙德宁殿是我国现存元代木结构建筑中最大的一座。 也是庙内的主体建筑。大殿建在高大的台基之上,高30余米,重檐庑殿式,琉璃瓦脊,青瓦顶。檐下高悬元世祖忽必烈亲笔题书的“德宁之殿”匾额。殿内绘有巨幅壁画《天宫图》,高约7米,长约18米。画面色彩浓郁协调,线条流畅洒脱,据传为唐朝关道子所绘,虽经考证为元人仿唐代技法之作,但仍不失为我国美术史上罕见的杰作。 山西永济县永乐宫是元朝道教建筑的典型,也是当时全真派的一个重要据点。一九五九年修建三门峡水库时为了免于水淹,迁到了现在的芮城县城附近。永乐宫规模宏伟,气势非凡,建筑面积达八万六千多平方米。宫门、三清殿、纯阳殿、重阳殿排列在一条五百米长的中轴线上。三清殿是永乐宫最大的殿,仅屋脊上的琉璃鸱尾就有三米高。这样巨大的屋顶前坡用蓝色琉璃瓦组成三个菱形图案;殿檐周围镶着琉璃瓦边,与殿内外的雕塑、彩绘相互辉映。三清殿保持着宋代特色,为元代官饰大木构之典型。 永乐宫内艺术价值最高的是精美的壁画。三清殿内的壁画是永乐宫壁画的精华,面积共有403.34平方米。在4米多高、90多米长的巨幅壁画上,展现了天神们朝拜元始天尊——老子的情景。 三、塔: 元代起,从尼泊尔等地传入西藏的覆钵式瓶形喇嘛塔又流行于中原。现存单体塔的代表作品为北京妙应寺白塔。 妙应寺即白塔寺,位于北京阜城门内。辽道宗寿昌二年(1096年),曾在此修建过一座佛舍利塔。后来此塔毁于兵火。元世祖忽必烈敕令在辽塔遗址上修建一座喇嘛塔。这一工程由尼泊尔人阿尼哥主持,经过8年精心设计修建,于至元十六年(1279年)竣工。 二、明:(1368年—1644年) 1.建筑技术:1〉木构注重整体性和规范性,官方建筑中减柱造看不到,平面布局整齐,沿用了元代的柱梁交接,建筑结构整体性加强。2〉民间的建筑水平普遍提高,《鲁班营造正式》总结了江浙一带的经验。3〉砖开始普遍运用于地面建筑、琉璃在建筑中也普遍运用。砖:长城、明洪武年间南京灵谷寺无梁殿(砖拱)、北京故宫史皇城(现档案馆)。琉璃:大同九龙壁、南京报恩寺琉璃塔(80多米)、山西洪洞县广胜寺飞虹塔。4〉硬山崛起,空斗砖墙运用。 2.建筑群成熟:1〉园林,明初国策利于汉族生产,明中叶私家园林发展突出,计成写《园冶》,江浙一带印刷《鲁班营造正式》2.院落的发展,十三陵、南京明孝陵在利用地形方面的卓有成就,用建筑的手段造成皇权所需要的恢宏、肃穆的氛围。 ?? 明朝是在元末农民大起义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汉族地地主阶级政权。明初采用各种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