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形似和神似分析
形似和神似2016-02-22??薛元明?书法家在书法临习的过程中,常常会提到“形似”和“神似”这两个词,普遍倾向于获得“神似”。但关于“神似”的理解是歧义迭出,实际上,“形似”也非常重要。如果将二者割裂,不注重形似而空谈神似,毫无意义。如何做到形似?如何做到神似?评价标准又是什么呢?不妨先从“形神”二字的理解入手。首先要说明一点,现在经常讲“形式”,“形”和“形式”两者不能混同。而且要注意到,“形神”并非从西方“进口”的,乃中国本土的哲学用语,《庄子?知北游》中有:“精神生于道,形本生于精。”中国称之为“形神相对”,西方称作“形意相对”,又叫形式与内容相对,为什么要提到这一点?因为将“形”理解为“形式”,乃至于造型、构成,已经远离了“形”的本意。但凡艺术一途,非亲缘关系不能借鉴,中西文化之间不能直接嫁接,但思想可以融通。何绍基临《张迁碑》汉字具有音、形、义三要素。看到一个汉字之后,即会有图形或形象存在,统称为“形”。汉字是方块字,每个字独立存在,是可视的,但也可以展开很多想象,有许多内涵,因而“形”也有不可视的部分,这是需要着重强调的一点。对于“形”的理解要适度,比如有些人写汉简,喜欢强化拖笔,满纸面都在飞,过犹不及。汉简原迹字形很小,放大后过度运用难免会显得非常突兀。其实不独汉字,但凡一个事物,无论是抽象还是具体,都会有一个界限,这个“界限”就是“形”。理解书法中所谓的“形”, 不仅仅是针对汉字的“形体”,还包含各种技法要素,甚至是笔墨纸砚等工具,并且涉及到展览、市场等环节。各种复杂因素影响了“形”和“神”的本来面目,也影响了对二者的理解。“形”与个人的精神面貌密切相关,每个人(即使不练书法)写出来的汉字都是不一样的,现在出现雷同——所谓的“形似”,就是外在的功利性掩盖了本性。把“形”理解为形式,形式进而理解为内容,书写变成适应纯粹的形式,追求视觉要求。书法曾经的物质载体形态诸如甲骨、瓦当、碑刻等,现在主要以各种规格的宣纸作为载体。时下一些参展作品,为求形式感,不惜把宣纸装饰成题跋、瓦当甚至是墓志形式,形式至上,“神”无处可寻。“神”在书法方面的理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与“个性精神”有接近之处,不过前者属于本土语汇,更能体现文化内涵。“神”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美学命题,始于庄子。《庄子·渔父》中言:“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也就是说,“神”是内在真实精神的外在面貌表现,由此而言,“神”是内在的本质特征,“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者也。”故而中国艺术极其强调“写神”、“神韵”。中国古典哲学中将“神形”并存论,始于东晋顾恺之和南朝宋刘义庆。刘安在《淮南子》中谈到了形与神的关系,“神”是忠于“形”的,强调“神”对“形”的主宰作用,“神贵于形,形受制于神”。司空图所提出的“离形得似”的美学思想,继承了魏晋主流,影响后世。吴昌硕临《散氏盘》理解形神关系,要有“动态观念”。形与神是不可随意割舍的两方面,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更有一种依存关系,所谓“形神相对”,“形无神不活,神无形而不存”。常言道:以形写神、形备神全,形为基础,写形而神来,神依附于形,借形以传达。从源上说,神生于形,从作用上说,神高于形、传于形、用于形、表于形。可以进一步加以细化分析,既无“形”又无“神”,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或者是一种无意义的存在。如果有形而无神,不管怎样鲜明,也很难生气郁勃。不过,追求神可不拘于形,因为神是形的运动感,是形的本质外化。就好比一个人疲劳困顿、心神不宁,则脸色苍白、形容枯槁,内心喜悦,溢于言表,一个字点画软弱无力,必定缺乏神采,生龙活虎,则神气活现。“神”的状况会透出“形”而显现出来。由此而言,神也是形的一部分,形也是神的一部分。养神实际上是形神共养。艺术创造永远是感性的、形象的,“形”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属于形式美,也属于精神美,是主观内蕴,也是客观外化,“形神和谐,启智启美”。作品的形神与书家的形神不可分。从这层意义上来说,“神”是书家精神思维的转化。《书谱》中强调“五乖五合”,实际上是强调书和人的关系,更具体一点,是内心世界、现实世界、想象世界的关系。范缜《梁书?神灭论》中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人死如灯灭,就什么也没有了。但东晋高僧慧远则认为:“形尽神不灭。”这两句话实际上并不矛盾。如前所述,追求神可以不拘于形,甚至没有具体的形,仍然可以有“神”的存在,也就是说,无形而有神是可能的。这里的“神”是抽象出来的“神”,不是指向某种具体的碑帖,可以理解为文化精神。因为单个个体是暂时的,而从整体上来说,文化精神绵延不绝。从这层意义来说,文化精神不灭,一代代传承。每个书家都受到种“神”的影响。所以二王在其之后,可以有不同的“形”,不断产生变化。相同的汉字可以有不同的写法,“形”变得不固定,被赋予不同的气势、情调,因风格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形而上学的现代价值解析.ppt
- 形状与抗弯曲能力课件解析.ppt
- 形式语言与自动机ch3.7-3.9a解析.ppt
- 当前我国养鸡品种介绍分析.ppt
- 形式逻辑课件解析.ppt
- 当前我国财政改革分析分析.ppt
- 当前数学课改中的几个问题分析.ppt
- 当前造纸设备研究与发展方向分析.ppt
-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及路径选择分析.ppt
- 形势与政策——中国周边海上形势专题解析.ppt
- springbooot+vue基于java的房屋维修系统毕业论文.doc
- 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单片机系统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2025年溧阳纺织化学品项目申请.pptx
- 景区门票包销合同模板(3篇).docx
- 【股票技术指标学习指南】第七章第三节货币需要量的测算.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4】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5】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6】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7】看音标写单词.doc
- 2025春 _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unit8】看音标写单词.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