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资料——6打印·改第五讲东欧中亚热点问题2013.11.pptVIP

形势与政策资料——6打印·改第五讲东欧中亚热点问题2013.11.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吉反对派“临时政府”主席奥通巴耶娃 奥通巴耶娃简历: 1950年8月23日生于南部的奥什市,1972年她毕业于莫斯科大学哲学专业,之后在吉尔吉斯斯坦国立大学担任了6年高级教授及哲学系系主任,1981年 开始从政。1991年,吉尔吉斯斯坦独立 ,第二年,她出任驻美国大使。1994年,她被时任总统阿卡耶夫任命为外长,成为该国现代历史上首位及唯一的一位女性外长,1997年辞职。她在1998年至2001年期间出使英国。2004年,在担任了一个联合国职位后,她回到比什凯克,成立了新的政党,准备角逐第二年的大选,但随即败给了阿卡耶夫。 2005年3月的“郁金香革命”后,巴基耶夫任命“革命盟友”奥通巴耶娃出任政府的外交部长,但吉议会却拒不承认她的职位。两年之后,已经被指“任人唯亲”的巴基耶夫又执意任命自己的兄弟为大使,奥通巴耶娃与他的嫌隙渐趋白热化,最终辞去外长一职,转而投入反对巴基耶夫政府的阵营,成为社会民主党的领导人。 奥通巴耶娃曾是“郁金香革命”核心人物,与巴基耶夫是盟友。如今再一次扮演了“颠覆者”的角色——以一场暴风骤雨般的夺权行动,把巴基耶夫驱逐出了吉尔吉斯斯坦的权力中心,并成为临时政府总理。 夺取政权后,奥通巴耶娃不忘第一时间争取民意,宣布政府将把水费、电费和取暖费等公共服务费率降低50%。而为了迎合求新求变的国民,奥通巴耶娃更宣布,新政府将推行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其中包括准备在半年之内对国家宪法、选举法和政党法进行修改,以符合民主发展的需求。她说,除个别条款以外,国家宪法在修改之前依然有效。 马纳斯基地: 2001年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时,当年12月和吉尔吉斯斯坦签署协议,美军可在2009年8月18日前一直使用马纳斯空军基地。 吉尔吉斯议会于2009年2月19日通过了政府提交的关于废除美军租用马纳斯空军基地协议的法案,要求美军于8月18日之前全部撤离。此前两周,吉方与俄罗斯达成协议,俄提供总额为20亿美元贷款和1.5亿美元无偿援助,免除吉1.8亿美元债务,还要在吉境内建设一座耗资17亿美元的水电站。 22日,吉尔吉斯和美国在比什凯克签署关于使用马纳斯机场新协议,有效期为一年。根据协议,基地年租金从1740万美元提升至6000万美元。美国还将出资3700万美元为基地建新停机坪和仓库,并出资3000万美元为基地安装新导航系统。 事件评析: 苏东剧变后的东欧中亚各国均在一定程度上沿袭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并且反对派经常处于不断的分裂状态,新的改革派或者激进派层出不穷。社会经常处于“革命状态”。这种政治动荡对国家的经济恢复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破坏(类似俄罗斯的叶利钦时期)。颜色革命本质不过是反对派利用群众和外部势力实行的政治变革。 颜色革命发生的一般原因 1)内部原因: A 经济发展缓慢,对外依赖严重。 B 政治集权、腐败严重,改革不利。 C 改革派内部不断分裂斗争。 2)外部原因:大国暗中干涉。 思考题: 1.东欧中亚国家政治转轨有哪些特点? 2.试论述导致“颜色革命”的原因有哪些? 3.东欧中亚转型的原因有哪些? 参考书: 1.《俄罗斯东欧中亚国家发展报告2010》吴恩远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6月版。 2.《俄罗斯国家转型研究》陆南泉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8-1版。 3.《从“东欧”到“新欧洲”》金雁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年4月。 4.《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李兴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7。 一、东欧中亚政治转型概况 东欧国家主要指剧变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欧洲国家,包括保加利亚、罗马尼亚、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南斯拉夫 。东欧国家(按照学界说法这些国家地理位置属于中东欧)地处东西方交汇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来是列强必争之地。从历史上看,东欧国家始终处在东西方大国两面夹击之中,它们要么依附于西方某个大国或国家集团,要么依附于东方某个大国或国家集团。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40多年中,东欧国家成为苏联的势力范围,同时也成为西方实施和平演变的重要目标。 (一)东德及柏林墙的拆除 二战以后,德国和柏林被分成四块,分别由英国、美国、苏联和法国分区占领:法国在西南部,英国在西北部,美国在南部,苏联在东部。由于苏联对德国工业设施的掠夺、货币以及对其他一些问题的阻挠导致苏联与其它三盟国关系僵化以及冷战开始,最终德国被分裂成两个国家:由西方三盟国主导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即联邦德国、西德)以及由苏联主导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即民主德国、东德)。前德国首都柏林由于特殊原因,被分成东柏林和西柏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