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路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金沙县路边煤矿
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2014年4月20日
路边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
按照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文件黔安办[2013]37号《关于开展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的通知》要求,我矿由矿长牵头,组织了总工程师、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技术人员,根据矿区实际情况,对全矿井进行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具体情况如下:
一、成立隐蔽致灾因素普查领导小组及职责
1、领导小组
组 长:孟凡彬
副组长:周为心
成 员:相恒富、潘亨祥、刘成强、寇堂军、李祥波
2、职责
组 长:全面负责组织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的开展,保证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工作开展过程中所需资金、设备、仪器仪表落实到位。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负责组织制定整改方案、安全技术措施,应急救援预案等措施,重点负责隐蔽性调查工作的跟踪、督促检查。消除一切安全隐患。
成 员:主要根据整改工作的分工,进行检查,同时负责督促落实整改方案及措施,保证整改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保证整改工作安全顺利进行。
二、概述
路边煤矿位于x=3026131,yz=1487,a=274°,β=4°),副斜井(x=3026413,yz=1485,a=336°,β=22°),回风斜井(x=3026413,yz=1500,a=132°,β=21°)。
在主井工业场地内布置主斜井,井筒沿C15煤层向下掘,井筒落底标高为+1430.5m。
在副井工业场地内布置副斜井和回风斜井。副斜井从C9煤层顶板按倾角-22°掘至C15煤层后沿煤层走向布置至+ 1430.5 m标高;回风斜井从C6煤层顶板按倾角-21°掘至C15煤层后沿煤层走向布置至+ 1430.5 m标高。
主斜井落底后,在+1430.5m沿煤层走向布置有C15运输大巷,掘进287m后沿C15煤层倾斜方向布置运输下山至+1365.5m标高。副斜井落底后,在井底布置变电所、水泵房和水仓,在+1430.5m沿煤层走向布置有C15轨道大巷,在大巷旁布置消防材料库、采区避难硐室,轨道大巷掘进188m后沿C15煤层倾斜方向布置行人下山至+1365.5m标高。在回风斜井+1440m标高沿煤层走向布置C15回风大巷,大巷掘进160m后沿C15煤层倾斜方向布置回风下山至+1365.5m标高,掘联络巷与运输下山、行人下山贯通,在运输下山底部布置水泵房、水仓,并掘管子道与运输下山贯通,形成通风、排水系统。
主斜井主要担负运煤、进风、敷设管线等任务,副斜井主要担负进料、出矸、行人、进风、敷设管线等任务,回风斜井主要担负回风、敷设瓦斯管等任务。
2、井田境界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7月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2021120124116),有效期限自2011年7月至20197年2月;矿山名称:金沙县安洛乡路边煤矿;生产规模:15万t/a;矿区面积:1.4287km2。开采范围由10个拐点的连线为界,其形状为不规则多边形。开采深度由+1600m至+1000m标高。矿界拐点坐标(西安坐标系)如下:
表2-1-1矿界拐点坐标km2 3、矿井储量
根据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关于贵州省金沙县安洛乡路边煤矿资源储量
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黔国土资储备字〔2008〕551号),核准基准日:2008年1月9日,评审备案的煤炭(标高1600m~300m)保有资源量(332+333+334?)计746万t,其中,(332)8万t,(333)591万t,(334?)147万t。
估算方法:
三采区C15煤层平均倾角为4°,根据矿方实际揭露,煤层厚度变化不大,煤层较稳定。故采用平面投影地质块段法估算资源量。估算公式:
Q=S×M×D/cosα
式中:Q——煤炭资源量(t);S——块段平面积(m2);α——平均倾角( °);M——平均厚度(m);D——平均体重(t/m3)。
1)三采区剩余保有资源/储量
表2-1-2 三采区剩余资源量估算结果表
煤层) 4 1.46 1.7 154.68 合计 154.68 即三采区剩余保有资源储量为:154.68万t,根据矿方在C15煤层中已施工的巷道实际揭露煤炭资源来推断,三采区C15剩余资源储量级别为(333)。
2)三采区剩余工业资源/储量
三采区剩余工业资源/储量=(333)K=154.68×0.85=131.478(万t)
其中:k为可信度系数,0.7--0.9,本设计取0.8。
设计该矿煤柱损失有边界煤柱。边界煤柱:各块断煤柱按下式计算:
Q=S·h·r/cosa)÷10000
式中:Q-煤柱损失量(t)
S-各块段平面积(m2)h-煤层厚度(m)r-煤层容重(t/m3)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