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常见病病因治法..doc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常见病病因治法.

常见病 病因 治法 出处 一、黄帝内经临证指要 血瘀生瘤,气瘀生癌。鱼生火,肉生痰。肝主左,肺主右。 01.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胃火盛 清胃散加大黄:升麻6克、黄连6克、当归10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大黄9克。服3剂,减大黄,续服3剂。----《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538页。 02.粉刺:肺胃有热 丹栀逍遥散。----《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230页。 03.酒糟鼻:肺胃炽热 泻白散。----《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240页。 04.小腿转筋:肝血亏虚 芍药甘草汤。----《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355页。 05.夜游:心血不足,气血逆乱,神不守舍 治以养心安神、调理气血。----《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48页。 06.脱发:心火盛 三黄泻心汤。----《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88页。 07.带状疱疹:心火内炽,复感外邪,湿毒外溢肌肤 导赤散加味。----《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90页。 08.小肠火(尿频、尿急、尿痛):心火下移小肠 四物汤加黄连、黄柏、木通、小茴香。----《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136页。 09.盗汗:肺虚有热,腠理不固 泻白散加味。----《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231页。 10.鼻炎(肺热型):肺热 泻白散加味。----《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239页。 11.鼻炎(肺寒型):肺受风寒 宣肺润肠。----《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237页。 12.小儿睡中啮齿:筋脉拘挛之风证 柔肝缓急,解痉祛风(醋制白芍30克、炙甘草10克、蝉蜕10克)。----《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265页。 13.耳聋:龙胆泻肝丸服7—15天。六味地黄丸配龙骨10克、牡蛎10克、肉桂3克,服10天。——《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632页。 14.肛肿、痔疮:麻杏甘石汤加味治。——《黄帝内经临证指要》第749页。 15.牛皮癣:苓桂术甘汤加味。方剂:茯苓40克、桂枝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土茯苓20克。服5剂,瘙痒已减,鳞屑变薄,基底浸润较轻,周围红润变淡。原方去土茯苓,加地肤子15克。继服20剂后,痒微,基底淡红,鳞屑减少,皮疹缩小变平。上方去地肤子。服20剂后,躯干及上肢皮损处鳞屑消除,无炎症浸润,遗留浅褐色斑,躯干及下肢皮损被覆微薄鳞屑,微痒。上方加丹参10克。再服10剂后,头部及下肢皮损消失,留见浅褐色斑,躯干及上肢皮包如常。上方又进10剂,痊愈。次年头部复现原皮损,脱屑,发痒,以苓桂术甘汤加首乌10克,15剂而愈。追随至今,未再发。 二、中国历代名医名术 01.障翳青盲:羊肝丸;梨汁黄连液 治目赤胬肉;栾花黄连煎 治目赤烂。 诸目疾:洗眼汤(当归、芍药、黄连 煎浓汁,乘热洗眼,用者无不神效)。 诸目疾:甘草千里光(千里光与甘草煮作饮服,退热明目)。----《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第241页。 02.咽喉肿痛:升麻煎(升麻煎取浓汁服,殊效)。 风热痰结之喉痹欲死:白僵蚕(研末,以生姜汁调服,立愈)。----《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第241页。 03.遗精:猪苓丸(猪苓、半夏 方见《良医全书》第340页) 导通肾气,肾气闭则精泄,肾气开则精涩。----《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第328页。 04.喘:有三证:寒、热、水病。热者发于夏而不发于冬;冷病者遇寒则发也;水病者,胸膈满闷,脚先肿也。热病者宜蛤蚧丸,冷病宜煮肺散。水病审其寒热虚实:虚而冷者,紫金丹,热而实者,防己丸。欲验喘疾是水不是水者,小便涩、脚微肿而喘者,水证也,当作水治;小便不涩,足不肿,只作喘治之。----《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第382页。 05.咳嗽:有两种,曰:寒、热。热嗽有痰浓,鼻闻腥气,宜服凉药。寒嗽痰薄,宜服热药。饮冷水一二呷而暂止者,热嗽也;呷热汤而暂止者,冷嗽也,此法用之有验。以小柴胡汤治热嗽,以理中汤加五味子治寒嗽,皆已试之验。 验方:蚌粉散:治痰热久嗽、面肿,终夕不寐。 杷叶丸:治肺热久嗽,身如炙,肌廋,将成肺痨。----《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第382页。 06.消渴:肾虚所致。肾气衰或肾之真水不足则为消渴。多饮数溲曰热中,多食数溲曰消中,皆富贵人也。病发则小便甜,盖腰肾虚冷则不能蒸于谷气,则尽下为小便故味甘不变。又肺为五脏华盖,若下有暖气蒸则肺润,若下冷极则阳气不能升,故肺干即渴。 治疗之法,常须暖补肾气,饮食得火力则润上而易消,以免干渴也。故张仲景云,宜服八味肾气丸。 消渴病所忌者三:饮酒、房室、咸食及面,能忌此,虽不服药亦自可。 脾热肾不衰之消渴,日饮水数斗,食倍于常人而数尿。因饮酒过多而得,用麝香、枳枸子为汤饮之遂愈。另一消渴者服北梨60枚而渴止,此殆阴虚而热者也。----《中国历代名医名术》第383页。 07.暴下:车前子。车前子一味为末,米饮下二钱匕。此药利水道而不动气,水道利则清浊分,谷脏自止也。欧阳文忠公患暴下,国医不能愈。其夫人使以国医药杂进之,一服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