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精华版)解析.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精华版)解析

元丰二年(1079)七月七日,苏轼在晾晒书画时,发现亡故的文与可送给自己的一幅《筼筜谷偃竹图》,见物生情,就写了这篇杂记。 * * * 苏轼撰文同偃竹记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旁人笑此言,似高还似痴。 文与可,北宋画家,名同,字与可。苏轼的中表兄弟,善画山水,尤善画竹,墨竹画派的代表人物,开后世“湖州竹派”。 筼筜谷,地名,在洋州(今陕西洋县)西北。文与可任洋州知州时,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在洋州城内外开辟了以筼筜谷最为出名的三十个风景点,合称洋州三十景。 :仰斜的竹子。 一种文体,出现早,至唐宋大盛。它可以记人、事、、山川名胜、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主要有台阁名胜记(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山水游记(柳宗元《 永州八记》)书画杂记(韩愈《画记》等。 1、文章第一段哪些句子描写文与可的绘画理论?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意在笔先—— 自然连贯—— 捕捉灵感—— 师法自然,重视整体形象的把握和创作灵感的捕捉 ◆文与可论画: 胸有成竹 振笔直遂 少纵即逝 2、第一段中苏辙引文运用了什么手法? 类比。 庖丁解牛→让文惠君悟出养生之道 轮扁造轮→让齐桓公悟出读书只能从实践中体会 与可画竹→形、神兼备。 有道者 3、找出第二段中文与可和苏轼对答的句子,并试着与同桌分角色朗读。 吾言妄矣 苏子辩矣 对话随意,感情深厚。 废卷而哭失声 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 4、第三段中,苏轼在文与可去世后看到《偃竹图》有何反应? 5、从全文来看,为什么二人感情如此深厚呢? 6、文与可身上哪些品质吸引了苏轼? 第一件 以绢为袜 第二件 绢画玩笑 为官清廉 第三件 诗戏太守 事情 性格 为人 为画 为官 狂放淡泊 才情过人 无拘率直 本篇既谈“胸有成竹”的绘画理论,又记《偃竹图》的由来和种种有关琐事,它的出发点是说理还是抒情? 通过对画竹相关的绘画理论的阐释和生活琐事的描述,表现了作者对文与可的真挚情谊,流露了苏轼对文与可的深切怀念。

文档评论(0)

4411134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