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國文自編教材.doc
國文(測驗)
蔡依萱老師編著
【目 錄】
第一單元 國學常識 1
第二單元 語文常識 46
第三單元 詠人、詠物 66
第四單元 重要詞語、修辭 94
第五單元 應用文 169
第六單元 重要字音、字形、字義 198
第七單元 論語、孟子、近代作家 274
第八單元 格言選錄 306
第九單元 閱讀題組 320
人往往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潛力
當你拿掉了限制的框框後
人生則充滿了無限的可能 ~共勉之~
第一單元 國學常識
壹、經
一、意義:
狹義-今文學派以為「經」是孔聖人著作專名,如詩、書、禮、樂、易、 春秋等六經是也。
廣義-古文學派以為「經」是足為吾人日常行為法則的「官書」,乃一切古籍的通稱,並非以孔子的私家著述為限。
二、次序:
以內容程度深淺分:今文學派主張為詩、書、禮、樂、易、春秋。
以產生時代早晚分:古文學派主張為易、詩、書、禮、樂、春秋。
領域:
項目 時代 書目 說明 六經 前秦 易、詩、書、禮、樂、春秋(六經又稱六藝) 先秦,禮是儀禮。六經名稱,始見於莊子天運篇。(六經孔門教材) 五經 西漢 易、詩、書、禮(儀禮)、春秋 漢代。禮經是儀禮。樂至漢代亡佚(樂經亡於秦火)。 九經 唐代 易、詩、書、三禮(周禮、儀禮、禮記)、三傳(左傳、公羊、傳穀梁傳) 唐代。孔穎達注五經捨儀禮取禮記,捨春秋取左傳。 十經 南朝劉宋 詩、書、易、儀禮、禮記、周禮(後三者合稱「三禮」)
春秋左氏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為「春秋三傳」)
論語併孝經 南朝劉宋 十二經 唐代 十經中論語、孝經分開,加上爾雅
(唐文宗開成石經所記) 唐代 十三經 南宋光宗淳熙年間 易、詩、書、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 南宋。最後入經者孟子。(南宋光宗,始有十三經注疏之合刊本。) 補述: 十三經 南宋光宗淳熙年間 六經:詩、書、易、儀禮、周禮、春秋
三傳:左氏、公羊、穀梁(春秋經合於三傳中)
四記:禮記、論語、孝經、爾雅
一子:孟子
(即開成石經十二部加上孟子一書) 學派:今文學派-發生於西漢初年,信奉當時師承口授而用漢隸寫的本子。以六經為孔子政教學說,偏重於微言大義。
古文學派-發生於西漢中葉,信奉在秘書中和孔璧中所發現用古篆寫的本子。以六經為古代史料,偏重於名物訓詁。
貳、史
※四庫全書「史部」書籍計分十五類:
正史類、編年類、紀事本末類、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史評類等十五類。
類別 說明 代表書籍 備註 正史 係以紀傳體寫成的史書。紀傳體以人物為綱。 史記-西漢、司馬遷
漢書-東漢、班固
後漢書-劉宋、范曄
三國志-晉、陳壽 我國正史(二十五史)皆屬紀傳體體例。
史記為紀傳體之祖。 編年體 以年代為主 竹書記年-戰國、
作者不詳
資治通鑑-司馬光
主撰。 春秋為編年之祖,歸屬經部。
四庫總目將竹書紀年列為編年之首。 紀事本末體 以事為主 通鑑紀事本末-
南宋袁樞
左傳紀事本末-
清高士奇 紀事本末體之祖,為宋袁樞所撰通鑑紀事本末。
紀事本末體以一段史事為一篇。以補正史以人物為主,而編年專以時間為主之不足。 別史 上不至於正史,下不至於雜史。雜記歷代或一代之事實者。 國語、戰國策 ※非編年,非紀傳雜記歷代之史實作品,關係一朝大政者入別史,多私家紀錄碎事者入雜史。
※別史之祖為國語。 雜史 大抵事關國家或屬遺文舊事。
足以存掌故,備考證,共治史之參考者,所記事實較別史更為瑣碎。 貞觀政要、
涑水紀聞 貞觀政要:唐吳兢撰,記太宗與群臣問答,及太宗為政之良法嘉言。
涑水紀聞:北宋司馬光撰,記太祖至神宗之軼事。 詔令奏議 明政令之發布,為治道得失之所繫。 政府奏議-宋范仲淹 傳記 記個人事蹟。
或為行事雜記,或為編年之譜,可補史傳之缺略。 列女傳-漢劉向撰 ※劉向所編撰的《列女傳》目的在作為帝王后妃與外戚的借鑑,是一部介紹中國古代婦女行為的著作,也可視為是一部古代婦女史。一字千金呂不韋列傳形容文辭精當,價值一言九鼎平原君虞卿列傳形容所說的話很有份量一飯千金淮陰侯列傳點滴之恩,湧泉相報一諾千金 季布欒布列傳形容一旦許諾別人,必定做到。一敗塗地 高祖本紀形容失敗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一意孤行 酷吏列傳 固執己見獨斷獨行。 刀俎魚肉 項羽本紀喻任人宰割 項羽本紀形容被敵軍層層包圍人心叵測 淮陰侯列傳 人心變化多端,難以預料。叵,ㄆㄛˇ,「不可」二字的連音。三令五申 孫子吳起列傳 再三叮嚀反覆。子虛烏有司馬相如列傳表示為假設虛構而的事物不寒而慄 酷吏列傳形容內心恐懼至極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