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练习答案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 郭子仪 参考答案: 1. D.(郭子仪被封为汾阳郡王,汾阳是爵名。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令公是官名) 2. B.(文中有“惜母”句,故知南阳夫人为诸子之母,为郭子仪之妻) 3. D.(“此”指方镇跋扈的程度) 4. B.(指安史之乱,不能停留于字面的解释) 5. D.(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武臣——节度使常骄横跋扈,有所要求,朝廷畏惧,尽量满足。郭子仪请求处分一个州县官,皇帝迟迟不批准,说明皇上不把郭子仪和一般武臣同样看待。这也说明皇帝知道郭子仪办事出以公心、忠于朝廷,所以郭子仪很高兴,希望大家祝贺他。“见贺”,即“贺我”) 6. D.(“请”,请求皇帝;前文有“奏”,弹劾;“体”,体统) 7. D.(叹诸子不懂事,不奖赏严肃执法的都虞候,而怜惜母亲乳母之子,是循私的表现) 参考译文: 汾阳王郭子仪在汾州(唐代州名,辖境在今山西省中部),曾经向皇帝上表弹劾一个州县官,可是皇帝的批复迟迟未能下达。判官(郭子仪的下属)张昙对同僚说,凭着郭令公(郭子仪官至太尉中书令,世称令公)的功勋和品德,而请求处分一个小吏却受到阻挠,这说明宰相太不知体统了(因处分官吏要经过宰相)。汾阳王听到这事后,对手下官吏们说:“自从安史之乱以来,朝廷对地方上的军事长军持姑息态度,他们有所求,没有得不到的。因此地方上的军事长官骄横不法,使朝廷存在疑虑,所以才导致‘求无不得’的局面。现在子仪弹劾一个属官,皇帝迟迟不批下来,不过是我的请求不合皇帝的意思。皇帝对我亲信恩重,不把我看成是一般的武臣,诸位可以祝贺我了。”听到这话的人,都佩服郭子仪办事能出以公心并忠于朝廷。郭子仪在河中(河中,唐代方镇名,今山西的南部),禁止军中无故跑马,违犯者处死。郭子仪的夫人的乳母之子,触犯了这个禁令。军中执法官都虞候用刑杖打死了他。郭子仪的几个儿子哭着报告郭子仪,诉说都虞候如何如何放肆的情况。郭子仪斥责了他们,并把他们赶开。第二天,郭子仪对手下的幕宾和僚属叹息多次。大家都不了解是为什么,后来慢慢地问郭子仪。郭子仪说:“我的几个儿子,全是奴仆的材料。”于是又把缘故告诉大家说:“他们不奖赏父亲的都虞候,可是却怜惜母亲乳母之子,这不是奴仆的材料是什么?” 2.何竞 参考答案: 1. B. 考查实词的读音和词在语境中的意义。谪戌:谪义为被罚贬职或流放,文中是戌守庆远卫,显然是被流放。阙下:如强调建筑物应解释为宫殿,而文中强调的是最高政权的机构,自然应解释为朝廷。仆:音pū作倒下讲,而音pú才作仆从、奴仆讲。 2. B. 考查实词词义。B.项“屏”,用“除去”“排除”的引申义,当“掩蔽”“藏起”讲。 3. C. 考查虚词的词性和用法。同一虚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语法功能和意义不尽相同。①“以”介词带宾语“御史”,相当于“在御史任上”,③“以”介词带宾语,相当于“在……时候”,⑧“于”介词带宾语“朝”,相当于“向朝廷”。②“因”副词,相当于“于是”,④“乃”副词当“竟”讲,修饰动词谓语“敢窜”,⑥“顾”副词,当“只是”讲。⑤“以”连词,表示“哭”是“请”的状态,⑦“且”连词,连接前后两个句子。 4. D. 考查偏义复词和有比喻义的实词。“短长”属偏义复词,此句中强调其短,指“短处”;“爪牙”古代属褒义词,意为“得力的助手”,而今为贬义,指走狗、打手之徒。 5. D. 考查阅读理解句子。“求”作“搜集”讲为好,“搜集”侧重于事情是客观存在的,比“寻求”更恰当。“阴事”应理解为“暗中做的坏事”为好,若作“私事”理解表达就不准了,因为“私事”不一定是坏事。“讦”一词意为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在这句话里“揭他的短处”更恰当。 6. D. 考查阅读理解句子。这句话里有对重点词的理解问题,如“仆”作“将……推翻”讲,“裸”作“将……衣服剥下,”“ ”作“使……失明。”这三个实词都可以看作使动,但如B.项译法不顺畅,而D.项的译法较得体。 7. C. 考查被动句式。A.项用“为”表被动,B.D.两项用“为……所”表被动,而C.项看似被动实际上“鲁斩、竞徒三年”是作“改拟”的宾语。 8. A. 考查阅读理解全文。A.项不够准确是因为文中并未交代邹鲁与萧山与当地富人勾结占据湘湖的事,因此不能臆断。 参考译文: 何竞,字邦植,萧山人。父亲舜宾,是御史,被贬到广西庆远卫守边,(后来)遇大赦而回。(舜宾)喜欢抓同傣的短处。有个叫邹鲁的,是当涂人。也在御史任上贬了官,后逐渐迁升做了萧山知县,(此人) 含暴狡悍。舜宾搜集邹鲁暗中做的坏事攻击他,两人互相猜忌。萧山县里的湘湖被富人私自占有,舜宾向官府揭发了这件事,请求官府查实此事。富人于是也奏报舜宾在当戌卒时潜逃,自作主张重新穿上了命官的服饰。奏章一同批转到地方核实处理。邹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