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防治粉尘计划.
新疆恒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新疆恒力煤业技术科
批准日期: 2014年3月1 日
执行日期: 2014年3月1 日
目 录
前 言 2
第一章 矿井概述 3
第一节 井田概况 3
第二节、地质特征 3
第三节 水文地质条件 6
第四节、矿井生产概况 7
第二章 矿井防治粉尘计划 8
前 言
煤矿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时刻威胁者矿工的生命安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从而加强矿井的安全预防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和生命财产不受损失, 防止煤矿事故发生以及万一发生灾害时,使灾害影响程度减少到最低限度内,特编制“矿井防治粉尘计划”,防止各类煤尘事故发生。
《矿井防治粉尘计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是: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职工自救、互救能力,熟悉各种灾害的预防处理方法措施,抑制事故的发生扩大和蔓延,熟悉矿井避灾路线,做到安全撤出及时救护。
第一章 矿井概述
第一节 井田概况
一、
新疆恒力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沙湾县城东南约70km处,行政区划属沙湾县东湾镇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85°45′32″,北纬45°53′50″。井田东西长1.90km,南北宽0.70km,面积1.33km2。
2、自然地理
井田位于天山北坡的低中山区:地势南高北低,山势陡峻,沟谷纵横,切割强烈,海拔高程1540~1770m,相对高差80~230m。
3、气象及水文、地震
井田属准噶尔盆地南缘北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区。但因处在天山北麓,南临林带,是北来冷空气的迎风坡,降水受垂直分带影响,较之准噶尔盆地湿润些。据井田东6km红霓沟水文站资料,井田年平均气温6℃左右,6~8月为夏季,7月份平均气温22.3℃,最高气温36.4℃;12月份至翌年2月份为冬季,1月份平均气温-13.03℃,最低气温-28.8℃;5~8月多雨,以6月最多,常下暴雨形成山洪;每年10月降雪,次年3月底,4月初消融;年平均降水量349.97mm,1989年最高达553.7mm,年平均蒸发量1895.3mm;最大冻土深度为2m。
井田内地表无常年水流,也无山泉出露。夏季暴雨时节,沿沟形成暂短水流向东流入玛纳斯河。玛纳斯河东距矿区6km,由南向北流,年迳流量可达8.38~11.1亿m3。
第二节、地质特征
一、区域地质概况
1、区域地层
区域地层属天山——兴安岭地层区。以F1断裂为界,其南为北天山地层分区伊林哈比尔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为中石炭统前峡组(C2qx)的浅海—滨海相碎屑沉积;其北为准噶尔地层分区玛纳斯地层小区,主要发育中生界的地层。
二、井田地质概况
(一)、井田地层
本井田出露的地层为侏罗系中统西山窑组(J2x)、第四系上更新统风成黄土层(Q4eol)、全新统残坡积层(Q4edl)和洪冲积层(Q4apl)。
(二)、矿区构造
本井田处于区域上准噶尔盆地南缘之乌鲁木齐山前坳陷带西段的宁家河——三屯河单斜构造带上的次褶皱①号向斜核部南翼地带。整个井田仍为地层向北倾斜的单斜构造。构造层全为中侏罗统西山窑组(J2x)岩层。
井田岩层走向120°~300°,在榆树沟矿区东南不远处,其走向较急速地向北回褶,形成号①向斜的转折端。地层倾向一般25°~35°,变化幅度较小,倾角一般35°~45°,局部较陡,可达55°以上。变化特点是远离向斜核部的南部陡而愈近向斜核部的北部缓,愈北愈缓,局部接近水平。
前人工作经地面地质测量、生产井调查在井田外北部,沿东榆树沟内发育一逆断层,断层走向305°,倾角近于直立,向北延伸出工作区,向南延伸至背斜轴附近。在西戈壁十三户煤矿四水平东巷92m处岩层倾角变化强烈,且烧岩层破碎,表明已接近断层,该断层编号为F1,错断深部煤层,但其在红沟背斜的北翼,对井田内煤层无影响。
依据上述构造类型和特征,确定本工作区属中等构造类型。
三、煤层
(一)煤性
井田区内应有编号煤层17层,即B1、B2、B3、B4、B5、B5′、B6′、B6、B7、B8、B9、B10、B11、B12、B13、B14、B15,其中B1~B9属于下含煤段煤层,B10~B15属中含煤段煤层。其中B5′、B6′为局部可采煤层,B13、B14、B15分布于井田北带边部,且有一半被火烧,故本次未对其进行深部控制,其余皆为可采煤层。可采煤层纯煤平均总厚30.18m,可采系数为8.76%。
(二)、煤层特征
各煤层基本特征见榆树沟井田区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榆树沟井田区可采煤层特征一览表
表1-2-1
煤层
编号 煤层纯厚度(m) 倾角 煤层间距
(平均m) 煤层结构 稳定
程度 全层 平均 夹矸层数 结构类型 B1 1.80-5.04 2.85 0°~64° 28.91
39.80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021.135-2018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桑椹.docx VIP
- 合肥南站枢纽方案.pdf
- 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昆都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公司年度颁奖晚会主持词与公司年终工作总结2合集.doc VIP
- GB/T 27726-2011_热塑性塑料阀门压力试验方法及要求.pdf
- 医学生全国水平测试题库.pdf
- 2025年东莞实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第十章-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课件.ppt VIP
- 基于模糊控制的智能浇灌系统设计.pptx VIP
- 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