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02 ZXA 安泰是个虚拟人物,他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新石器时代,他发现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靠种桑养蚕为生。 接着他来到唐代,发现唐朝经济比较发展,纺织作坊也比较多,即有官营的,也有私营的。后来他参观了一家私营作坊,惊奇地发现那里纺织出了一件精美绝伦的禅衣,那禅衣晶莹剔透,华美轻巧,重仅49克,真是爱不释手。 之后他又来到了宋代,走在大街上,他发现那时市场上到处都销售棉衣,老百姓们也个个都穿起棉衣,棉衣成为最常见衣服。他自己也买了一件宋朝棉衣继续悠然地走着…… 1、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是一种 A、灌溉工具 B、冶铁动力工具 C、播种工具 D、纺织工具 2、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应出自 A、官营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私营企业 3、景德镇是我国著名的“瓷都”闻名天下始于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5、手工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是在:A、原始社会早期 B、原始社会晚期 C、夏、商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 官窑 定窑:在河北曲阳,以烧造白釉瓷器为主,胎质薄而坚硬, 瓷釉洁白莹润。装饰方法有划花、刻花、印花和捏塑等。 汝窑:在河南宝丰,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釉面有细小的 纹片,称为“蟹爪纹”。 哥窑:相传在浙江龙泉,开片较大,为冰裂纹或形成一种 无规则的蜘蛛网线,叫百圾碎。 官窑:在河南开封,以烧制青釉瓷器著称于世 ,釉面多有开片。 钧窑:在河南禹州,产品有的青中带红,华而不俗,称为钧红; 哥窑 定窑 钧窑 汝窑 康熙黄地珐琅彩花卉瓷碗 粉彩云龙盘螭长瓶 (光绪) 清代瓷器收藏应以康、雍、乾三代为主,不仅收藏价值高,且可保值、增值。 五彩八宝纹西瓜盖罐(道光) * * 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手工业,是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小规模工业生产。 A 开始从属于农业,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脱离了农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B 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 C到明代中后期,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又进一步发展为资本主义简单协作的工场手工业。 剩余部分出售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______的副业 家庭手工业 在市场流通 民间消费的产品 ______私人自主经营 私营手工业 不在市场流通 武器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用品 ______直接经营、 官营手工业 流通方式 产 品 管理方式 经营形态 政府 民间 农户 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 代表 纺织业:织女的劳绩 冶炼业:攻金之工 陶瓷业:夺得千峰翠色来 制度 田庄手工业 “工官” 制度 东汉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二、纺织业发展历程 1、新石器时代:纺织业起源 (原料:麻、葛、丝 工具:骨梭、骨针等) 2、汉代:品种多、技艺高、(素纱禅衣、绒锦)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3、唐代:私营作坊出现;官营规模大 4、宋代: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5、明代:①棉纺织业普及 ②出现雇工和劳动力市场 (资本主义萌芽) 2、商周时期:丝织业在经济生产中地位重要 图 图 从原料看: 从经营形态看: 从发展程度看: 麻、葛纺织业---丝织业---棉纺织业 官营、地主私营、农民家庭 分布广、分工细、品种多、技艺高 思考:古代中国纺织业发展有什么主要特点? 三、攻金之工---冶炼业发展历程 1、冶铜业: (1)新石器时代: (2)商周时期: (3)秦朝: 2、冶铁业: 铜器起源,但不是主要的生产工具 青铜器制造水平世界领先 青铜防锈技术 (1)春秋晚期产生 (2)战国时期推广: (3)汉代推行官营: ①块炼铁(锻铁) 生铁(铸铁) ②炼钢、淬火技术 ①燃料变化: ②供风技术: 自然通风 人力 畜力 水力 (皮囊鼓风) (马排鼓风) (水排) 木炭 煤炭(北宋) 图 北宋定窑刻花梅瓶 1993年克里斯蒂拍卖行成交价折合人民币2500万元。 明朝嘉靖年间五彩鱼藻纹盖罐 2000年, 在香港苏 富比拍卖 行拍卖。 成交价: 4400多万 港元。 四、夺得千峰翠色来---陶瓷业发展历程 成交价: 1亿1千5百4拾8万港元 清朝乾隆年间御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