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语复之11诲人不倦.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课所选的“语录”共有15章,可把全文分成五部分: 教育作用(第1章) 教育对象(第2、3章) 教育内容(第4、7章) 教学方法与原则(第5、8、9、11、12章) 教师素养(第6、10、13、14、15章)。 教育作用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本是孔子对阳货的婉言推辞,意思是说,我们作为人的本性是相近的,但我们之间的本性经过调节以后就不同了。“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我不能为你做事。 人都有差不多的本性,但经过调节,就会有很大的差别。 教育对象 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评析:一般的人容易受环境、时代、周围人群的影响。只有具有上等智慧的人和下等的很愚笨的人不会受到影响。具有了上等的智慧,看透一切,了解一切,懂得一切,理解一切,因此他不会被环境、时代、其他人所左右。他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性格,便能够超然独立。而下等最愚笨的人由于根本什么都不懂,所以他也不为所移。 “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带有阶级观念。 【评析】 他重视学诗,更重视学礼,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 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 自明离开一年了,想起来真难过,好像昨天才刚刚离开一样。 不知你的东西写完了没有? 渠(自明)所写下的道理,自然足以流传于世。 然而他说得前前后后的道理根据,不能不让后人了解清楚。 自明的家务事怎么样了? 听朋友们说,你妹妹十分明礼,必定会赡养老人抚育幼儿,守节而终。 这件事也请丞相夫人(你妹妹她老妈)勉励帮助以成就之。 假若自明死后为忠臣,而其家室活著是贞洁的女子,这也是伦理道德上的一件美谈。我想你们兄弟,一定会赞成这件事。 昔伊川先生谈到这样的事时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以世俗的眼光看待,伊川先生的观点真是迂腐之言。然而从知识分子的观点看,才知道伊川先生的观点是多么不可动摇。 况且丞相乃一代元老,知识界的领头人,言谈举止不可不慎重。 既然我不巧知道了这件事,基于道义,不能不说明白。 没有直接登门造访,老兄你明白的,不知道我这样做是否唐突呢。 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每年出资15万美元(首期为5年),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 诲人不倦 初读感知 孔子一生中有一大半的时间从事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本课所选录的15章中包含了孔子教育思想的哪几个方面?或者说它们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孔子的教育思想? 习染 使…相差远 ?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子曰:“有教无类。”? 【评析】   孔子的教育对象、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他办教育,反映了当时文化下移的现实,学在官府的局面得到改变,除了出身贵族的子弟,其他各阶级阶层都有了受教育的可能性。他广招门徒,不分种族、氏族,都可以到他的门下受教育。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开创了中国古代私学的先例,奠定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孔子关于“有教无类”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是相通的。它是以人类社会的一种基本需要为基础的,即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问题】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 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 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以朱熹为代表,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 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

文档评论(0)

kui9215282xi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