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实习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东南大学交通学院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学 号 姓 名 2014年 10 月 1 日 目录 绪言 ..................................... 3 1.1 实习时间及地点... ...... .................... 3 1.2 实习人员 ................................... 3 1.3 实习任务 ................................... 3 1.4 实习目的 ................................... 3 实习地区简介及地质现象分析...............4 2.1 宜兴善卷洞 .. ................................4 2.2 浙江长兴4A国家地质公园(金钉子)..... ........5 2.3 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孔山地理环境及地质现象.... 6 2.4 南京阳山碑断层分析............................ 8 2.5 燕子矶地质现象分析............................ 9 2.6 安徽马鞍山凹山铁矿....... .................... 10 2.7 南京地质博物馆 ........ ..................... 11 后记 ....... ....... ........................ 11 绪言 在工程地质学习中,实地对地质现象进行观察对于学习本课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为期三天的工程地质实习中,徐红老师结合现场地质现象的讲解,加深了我们对于工程地质理论的学习,对于典型的地质现象有了再一次的认识。 1.1 实习时间及地点 9月15日:(1)宜兴善卷洞 (2)浙江长兴4A国家地质公园(金钉子) 9月16日:(1)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孔山 (2)南京阳山碑 (3)燕子矶 9月17日:(1)安徽马鞍山凹山铁矿 (2)南京地质博物馆 1.2 实习人员 213121班全体同学 1.3 实习任务 (1)观察宜兴岩溶地质现象,认识浙江长兴4A国家地质公园(金钉子)的地质意义 (2)认识汤山宁镇山脉棒锤山地层剖面和孔山背斜构造 (3)观察南京阳山碑的岩层、断层构造 (4)观察燕子矶的河流地貌和差异风化工程地质现象 (5)观察安徽马鞍山凹山铁矿工程地质现象及边坡防护 (6)认识常见矿物和三大类岩石 1.4实习目的 1. 印证课堂上学习的本专业的基本知识,培养并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观察和独立研究的能力以及专业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解释相关现象和自然演化规律、了解实习地的地质地貌演化过程,了解矿物和岩石的形成过程、结构、产状等。 3.学会认识分析实习地区的地层与构造。 4.学会通过观察、分析矿物与岩石的外貌特征来判别其种类。 5.学会认识分析实习中所遇到的各种地理特征和地质现象,如岩溶地貌、各种风化作用、流水作用等。 7.参观工地,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设计与施工的影响和地质灾害与边坡工程的治理。 8.发现问题,培养并激发兴趣点,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第二章 实习路线及实习地区简介 2.1宜兴善卷洞 2.1.1自然地理状况 善卷洞位于宜兴西南25公里,张渚镇东北2.5公里的螺岩山中。山势低缓,貌不惊人,可却发育了驰名中外的岩溶。洞四周出露的地层均为中下三叠统青龙群(T1+2)灰岩,产状向南倾,倾角20度,洞沿NE60度方向延伸。 下洞沿NE60度走向的张裂隙缝控制发育;洞顶有NNE和NWW两组裂隙呈网状切割地层,洞内沿这两组裂隙滴水、渗水,形成钟乳石。下同的水洞路径曲折,也是裂隙溶蚀的结果。上洞壁青龙群灰岩中发育有极为复杂的原生滑坡褶皱。 善卷洞溶洞分上、中、下三层,标高分别在56~70米,51~62米,30~45米,是地壳在三次稳定时间内(间以二次抬升)地下水长期溶蚀所形成的。其中上洞、中洞开阔,形如大厅,下洞的地下暗河长约100米,可以行船。 2.1.2 形成时代和过程 善卷洞开始形成要从距今约2亿1千万年的三叠纪时算起,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由于富含碳酸钙,并逐步沉积,形成石灰岩沉积地层,地壳变动,水的冲刷,先形成上洞;而后地壳再变动,再形成中洞;最后形成下洞和水洞;约在100万年前基本定形。善卷洞总的形成于青龙群石灰岩生成以后,所以洞的规模大,地质地貌丰富,地层分明。由于构造运动引起的地壳间歇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