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代文学第一章
第一章 《三国演义》与 历史演义的繁荣 第一节 《三国演义》的 成书、作者与版本 一、《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1、历史资料: a、《三国志》。 西晋陈寿著,65卷。 《魏志》30卷, 《吴志》20卷 《蜀志》15卷 b、南朝宋裴松之为《三国志》注。 c、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d、南宋朱熹《通鉴纲目》。 司马光画像 2、话本:《全相平话五种》中的《三国志平话》。 3、戏曲:元杂剧中三国戏最多,大约有六十多种。如关汉卿的《单刀会》等。 4、民间传说。 二、作者: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材料,目前所知甚少。据一些记载,知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祖籍山东东原(今东平),一说并州太原人,流寓杭州,生活于元末明初。 三、版本: 版本有多种。最为重要的是: 1、现存最早的是明嘉靖壬午(1522)本。书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卷首有弘治甲寅(1494)庸愚子(蒋大器)的《序》和嘉靖壬午修髯子(张尚德)的《引》。全书共分为二百四十则,二十四卷,约八十万字。 2、明嘉靖年间有一些刊本多以“三国志传”为名。这一“志传”系统与“演义”系统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在“志传”系统中多了对于关羽之子关索一生故事的叙述。 3、毛评本是最通行的本子。毛即毛纶、毛宗岗父子。(1)对史实进行了一些辨证。(2)增删了一些文字,更换了一些论赞,加重了拥刘反曹的倾向。(3)把回目改为对偶式。每回都有回评、夹批。 第二节 在理想与迷惘中 重塑历史 一、主题: 小说通过魏、蜀、吴三国兴亡历史的描写和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表明了作者对中国社会发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规律的认识,表达了对“仁政”的向往和明君贤臣的赞颂之情,抒发了对“仁、义、礼、智、信”的高度评价和道德追求,揭示了许多重要的战争规律和原则,表达了人民群众渴求和平统一,反对暴政战争的美好愿望。 二、《三》中的拥刘反曹倾向。 1、表现: 一是全书的叙事节奏上。 《三》描写的是东汉中平元年(184)到西晋太康元年(280)共96年的历史。 二是对人物事件的评价,采用双重标准。 桃园三结义 2、本质: 正统问题向来是统治阶级及其史学家维护自己政权合法性的一种理论。 3、形成原因: 一是受历史三国故事流传的影响。 二是当时人心思汉的社会心理。他把蜀汉政权作为“仁政”的代表,表达了作者明君贤臣的理想。 三、仁政思想: 小说将蜀汉政权描绘为“仁政”的典范,将刘备描绘成一个“仁君”的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儒家“民为邦本”、“仁政王道”思想的向往,也反映了人民大众对“仁政”的渴慕。 四、对“义”的思考 小说在人格建构上的价值取向,恪守以“忠义”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规范。 五、悲剧意蕴: 寄托人们政治理想的政权最后却失败了,暴政战胜了仁政,奸邪压倒了忠义,作为“智”的化身的诸葛亮却回天无力。作者将这一悲剧归结为“天意”、“天数”流露出对理想的幻灭,道德的失落、价值的颠倒所感到的困惑和痛苦。 第三节 波澜壮阔、气势恢 弘的历史画卷 一、虚与实的结合: “七实三虚” “实”是指轮廓的真实,大体的真实,线索的真实; “虚”是不违背重大历史事件的前提下,对事实进行的放大、拉长、补充、点化、褒贬处以及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之类的艺术想象。 草船借箭 二、叙事艺术: 小说将众多的人物、纷繁的事件,组织得有条不紊,主次分明。五条线索此起彼伏,交互联络,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全书一百二十回,前面五十回是三大集团的形成期,从五十一回到一百零四回诸葛亮死,是三大集团的鼎立期,最后十六回是合并统一期。 三、全景式的战争描写: 全书一百二十回,前面五十回是三大集团的形成期,从五十一回到一百零四回诸葛亮死,是三大集团的鼎立期,最后十六回是合并统一期。 四、人物形象的塑造: 突出甚至夸大历史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舍弃性格中的次要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有“类型化”特征。 1、出场定型;2、反复皴染;3、多用传奇故事,注重细节描写;4、善用对比、烘托手法。 五、“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老友记台词剧本第一季第1集中英双语左右对照.pdf VIP
- 2025年5月18日河南省事业单位联考《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 2018年最新发布的ISO50001-2018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条款中英文版..pdf VIP
- 中欧班列“齐鲁号”跨境物流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pdf VIP
- 运动心理学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pptx VIP
- 七年级历史数字故事——隋朝大运河课件.ppt VIP
- 旅游职业礼仪-全套PPT课件.pptx
- 2025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ppt
- 居民健康档案知识培训课件.pptx VIP
- 2025年秋季人教版7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新教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