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13年三年高考两年模拟系列专题12 中国社会生活变迁
【考点定位】
(1)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突出考查中国的代以来服饰的变化、婚俗的变化。
(2)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着重考查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的进步与成就。
(3)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突出考查中国近现代报刊、影视折射的社会生活变化,注意它们与相关时代背景的联系。
【三年高考】
一.2012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1.(2012高考文综浙江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答案】:C
【解析】: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没有体现;《上海新报》是否为国人办报不得而知;百姓衣食住行西化的说法过于绝对。报纸内容反映出外国的商品出现在中国市场上,引发国人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2.(2012高考文综四川卷17)史学家傅斯年认为,历史研究应坚持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材料之外“一点也不越过去说”。表2显示了四川学者吴虞1918年在成都和1923年在北京时的消费情况。根据傅斯年的观点,此表可以证明
表2
类别 成都(﹪) 北京(﹪) 衣食住宿 68 23 书籍教育 23 32 娱乐享受 9 45 A.当时北京的城市化水平比成都高 B.近代中国东西部商业发展部不平衡
C.吴虞到北京后消费结构有所变化 D.当时成都的享受型消费场所过少
3.(2012高考历史江苏卷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 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社会习俗的演变的复杂性。辛亥革命后,虽然临时政府颁布法令,禁绝前清老爷、大人等有尊卑等级的称呼,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包括政府官员依然对旧的称呼习以为常,足见封建等级观念的顽固性,只有D项最符合题意。
4.(2012高考历史上海卷39)妇女与教育(12分)
材料一 1912年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
学校 地点 特色 中央女校 北京 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 神州女学 上海 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 女子法政学堂 上海 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学宗旨。 材料二 1914年,教育总长汤化龙发表他对当时女子教育的看法:“民国以来,颇有一派人士宣导一种新说,主张开放女子之界限,其结果致使幽娴女子提倡种种议论,或主张男女同权,或宣导女子参政。……盖谓该校在今日,不但毫无利益,而反有巨害。”
问题:基于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国初年社会的认识。
【答案】:
答案2:能在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建立关联,但仅能描述历史现象。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政令,促成了社会习俗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倡导女权就是重要的一方面。北京、上海等地女子学校的兴办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的。这些学校致力于提高妇女的知识答案和参政意识,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对于这一新事物,也出现了异议,教育总长汤化龙的言论即为一例。这体现了当时新旧教育理念的冲突。
答案3:只能就材料一与材料二分别展开讨论。
答案4:没有基于材料回答问题。
【解析】:
民国初年处于传统社会向近代的转型期,而女权的解放就这是一社会变迁的反映。按材料一,妇女不仅要求男女地位平等,掌握一定技能,更要求享有政治权利。而材料二的守旧言论正是社会转型时期新旧观念冲突的反映。
二.2011高考试题及其解析(精选)
1.(2011年江苏省单科历史7)右图为民国年间天津同升和帽庄出售其仿制的西式帽的广告。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该帽一定程度上抵制了洋帽的输入。
②中国社会生活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
③广告主要宣传了博士帽的实用功能
④帽式的差异体现出男尊女卑的观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1年一级建造师市工程真题及答案2011年一级建造师市政工程真题及答案.doc
- 201005闵行马桥商社区策划案201005闵行马桥商业社区策划案.ppt
- 2011年7月高等教育学考试使用答题卡课程一览表2011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使用答题卡课程一览表.doc
- 2011年中考应用题专复习 继续努力2011年中考应用题专题复习 继续努力.doc
- 2011年中考英语复习略策略.ppt
- 2011学年工作计划211学年工作计划.ppt
- 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资料 二次函数综合题精选2011年中考数学复习用资料 二次函数综合题精选.doc
- 2011年公司品控员考题纲 - 副本2011年公司品控员考试题纲 - 副本.doc
- 2011年全国中学生生学联赛试卷2011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试卷.doc
-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2年新课标理综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分析 2012年新课标理综.ppt
- 2012-2013平谷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2012-2013平谷区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
- 201版高中语文全程习方略课件(必修3):2《长江三峡》(苏教版)2011版高中语文全程学.ppt
- 20120315 建筑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20120315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doc
- 2012-2013高考理试题分类汇编(简单题、带答案) 磁场2012-2013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简单题、带答案) 磁场.doc
- 2011年前三季度 中宏观经济分析2011年前三季度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ppt
- 201211-6消防安管理讲座201211-6消防安全管理讲座.ppt
- 2012020168 阳 am及dsb调制解调仿真2012020168 徐阳 am及dsb调制解调仿真.doc
- 201212cet4 力材料201212cet4 听力材料.doc
- 20121024压力管理.ppt
- 2012-2013 政总复习 七年级 下2012-2013 政治总复习 七年级 下.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