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定稿分析.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壕吏定稿分析

石壕吏 杜甫 杜 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沉郁悲壮,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的过程,反映了人民的疾苦,被誉为“诗史”。 作者介绍 “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写作背景 《石壕吏》写于唐朝安史之乱时期。 走进石壕村 熟读课文 读准字音 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 诵读课文要“三记” 1.记字音、字形 2.记节奏、停顿 3.记精妙语句 4.读出感情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测测你的记忆力 老翁逾墙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妇啼一何苦! 存者且偷生,____________! 室中更无人,____________。 夜久语声绝,____________。 天明登前途,____________。 我们走进石壕村,看看村子里究竟发生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倾听石壕人之一——妇人之苦 妇人苦在何处? 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老年丧子之苦 ------贫困潦倒之苦 ------被迫服役之苦 妇人之苦 倾听石壕人之二——吏人之怒 “吏呼一何怒”,官吏怒呼了什么内容?你能想象一下吗?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    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    阳役,犹得备晨炊。 汝家有男丁否? 尚有他人否? 内室是何人? 一定还有人! 还有他人否?   本诗在艺术表现手法上运用了“藏问于答”,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但并没写吏的蛮横凶暴,而是从老妇的致词中暗示出来。 倾听石壕人之三——诗人之忧 面对一家人的苦难,杜甫没有出来义正言辞的阻止,他是个冷漠无情之人吗? 矛盾的杜甫 他歌颂石壕老妇自请服役、勇于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这场平叛的战争,希望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又为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而深感悲痛,这首诗抒写了杜甫忧国忧民的感情。 ? 拓展延伸 与《石壕吏》相比较,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背景介绍 作于763年春天,作者五十二岁。头年冬季,唐军在洛阳附近打了一个大胜仗,收复了失地。第二年,史思明的儿子史朝义兵败自缢,持续七年多的“安史之乱”由此结束。过着飘泊生活的杜甫听到这个消息,以饱含激情的笔墨,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拓展延伸 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 2、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6、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 泊秦淮》) 忧国忧民 名家评杜甫 “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 ------朱德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

文档评论(0)

wbjs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