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011年工作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7年2011年工作总结

******** 2007年至2011年工作总结 200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人社厅的精心指导和各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把民生为本、人才优先作为工作主线,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深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努力实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科学发展。 五年来,********被评为“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2次被人社部等三部委评为“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专项行动先进集体”、“全国人社系统优质服务窗口”;3次被评为“自治区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3次被评为“全区养老保险扩面工作第一名”、“全区医疗保险扩面工作第一名”;2次被评为“****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农牧民转移培训先进集体”;4次被评为“****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先进基层党组织”、****“青年文明号”等。 一、千方百计促就业,就业再就业工作成绩显著,保持了拉萨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就业是民生之本,民生乃和谐之基。五年来,培训并转移就业18105人,为“3·14”受损商户和受影响行业发放失业救助金170多万元,通过职业介绍实现就业18487人,就业率达到56% ,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438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一)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2007年,为顺应我区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成立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专门负责我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相关工作。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一是完成了****高校毕业生基础数据调研,初步建立了****高校毕业生动态管理数据库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台帐,为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建立了17家高校毕业生见习基地,推荐240名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同时开展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活动,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民营企业招聘会12次,发放《****高校毕业生政策宣传手册》13000余册,接受高校毕业生政策咨询18000余人次,实现就业2000多人,为用人双方搭建了双向选择平台;三是开通了****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和“拉萨人才网”,广泛宣传,积极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便捷服务,有效促进了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二)不断加强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工作。一是深入基层开展引导性培训。按照每年年初制定的全市就业再就业工作宣传计划,深入县(区)开展转移就业引导性培训,参训人员达到12000余人。通过培训,使外出务工农牧民能够掌握一定的就业知识和劳动维权知识,增强了外出务工农牧民的就业能力;二是做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指导各县(区)劳动保障局深入各乡镇详细调查了解了农牧民群众的培训意愿,并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和技能培训任务,制定了《****农牧民重点培训班计划》和《****农牧民重点培训班实施方案》,做到了培训工作早规划、早部署、早安排。五年共指导组织培训班200多期,培训城镇失业人员5070人,培训合格率96%。农牧民转移技能培训13035人,培训后就业率87%。培训涉及驾驶、服务员、超市商场营业员、民族歌舞表演、藏餐厨师等工种;四是切实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继续坚持以技能人才评定为重点,通过努力增强鉴定服务水平,扩大鉴定范围,提高鉴定合格率,实现了从单纯的社会化鉴定向多元化鉴定的转变。开展职业技能鉴定3097人,其中初级1736人,中级919人,高级442人,涉及维修电工、摩托车维修、木工、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等工种。通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促进了我市人才的有效流动,加快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实现劳动力素质的整体性提高。 (三)创新就业援助方式,重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为用好用活中央转移支付的就业专项资金,大力促进“零就业家庭”人员、困难高校毕业生、“3545”下岗失业人员、城镇失地农民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工作,通过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转移实现就业,开展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来促进就业困难群体就业。2007年,在全区率先消除“零就业家庭”,五年来共安置零就业家庭145户312人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2800多个,发放公益性岗位资金6200余万元,有效地缓解了我市就业压力,保持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筑社会“安全网”,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好务 社会保障,关系着国计民生,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全市在建立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社会保险的基础上,2009年11月份又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保险“减震器”、“稳压器”和“保护网”的多重作用,目前正朝着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加大保险覆盖面,逐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努力完善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