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学知识点总结.
期末方剂备考录
?
一.???总论知识点
1.方剂起源与发展:
·《五十二病方》现存最早方书
·《黄帝内经》首次提出君臣佐使
·《伤寒杂病论》被誉为“方书之祖”载方为“经方”
·孙思邈后著《千金翼方》以辅《千金要方》
·宋代《太平圣惠方》是我国政府组织编写的第一部方书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部政府编制颁行的成药药典
·金元成无己《伤寒明理药方论》开方论之先河
·明代吴昆《医方考》为第一部方论专著
·明代朱橚《普济方》是我国现存古籍中载方量最多的方书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只记2句话)
①??治法是用方或组方的依据?(方从法出)
②方剂是体现治法的主要手段(以方现法)
3.方剂的变化(12字掌握)
①药味加减?②药量加减?③剂型更换
4.方剂所应八法
(1)汗法:解表剂
(2)和法:和解剂;表里双解剂
(3)下法:泻下剂
(4)消法:理气剂;祛湿剂;祛痰剂;消食剂;驱虫剂;理血剂
(5)吐法:涌吐剂
(6)清法:清热剂;祛暑剂
(7)温法:温里剂
(8)补法:补益剂
另(未归):固涩剂、安神剂、开窍剂、治风剂、治燥剂
5.举例说明君臣佐使的含义(幻灯片例)
(1)君药:是针对主病or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是方中不可或缺且药力居首的药物。
(2)臣药: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or主证的药物;
???????????二是针对兼病or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君药。
(3)佐药
①佐助药:是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or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
②佐制药:是制约君药臣药峻烈之性or减轻消除君药臣药毒性的药物。
③反佐药:是少量与君药性味or作用相反但又能辅成治疗作用的药物。(即配伍反佐·另有服法反佐炮制反佐)
其在方中药力小于臣药,一般用量较轻。
(4)使药:一是引经药,能引方中诸药以达病所的药物;
???????????二是调和药,即具有调和诸药作用的药物。
其在方中药力较小,用量亦轻。
二.???某首方的功用、主治证和临床表现
1.麻黄汤
(1)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实证
(3)临床表现: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2.桂枝汤
(1)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2)主治证:外感风寒表虚证
(3)临床表现: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
3.小柴胡汤
(1)功用:和解少阳
(2)主治证:A.伤寒少阳证B.妇人中风,热入血室C.疟疾、黄疸等病而见少阳证者。
(3)临床表现:(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4.逍遥散
(1)功用: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2)主治证:肝郁血虚脾弱证
(3)临床表现:两胁作痛,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or往来寒热or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脉弦而虚。
5.白虎汤
(1)功用:清热生津
(2)主治证:阳明气分热证
(3)临床表现: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
6.仙方活命饮
(1)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2)主治证:阳证痈疡肿毒初起
(3)临床表现:红肿焮痛,or身热凛寒,苔薄白或黄,脉数有力。
7.青蒿鳖甲汤
(1)功用:养阴透热
(2)主治证:温病后期,邪伏阴分证
(3)临床表现: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苔少,脉细数
8.四物汤
(1)功用:补血和血
(2)主治证:营血虚滞证
(3)临床表现: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or经闭不行,脐腹疼痛,面色唇爪无华,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9.半夏白术天麻汤
(1)功用:化痰息风,健脾祛湿
(2)主治证:风痰上扰证
(3)临床表现:眩晕,头痛,胸膈痞闷,恶心呕吐,舌苔白腻,脉弦滑。
三.???治疗同病证两方间比较(问答*2)
(组成→功用→主治证)
1.四君子汤VS理中丸
(1)同:四君子汤和理中丸均以人参、白术、炙甘草补益脾胃之气。(2)异:理中丸以干姜配人参为主,既补脾胃之虚,又温中祛寒具温中补虚之功,而治脾胃虚寒证;四君子汤以人参配白术为主,重在补脾胃之气兼助运化,具补气健脾之功,而治脾胃气虚证。
2.归脾汤VS补中益气汤
(1)同:归脾汤和补中益气汤均有补脾益气之功,同用人参、黄芪、白术、甘草4味。(2)异:补中益气汤配伍升阳举陷之升麻、柴胡,重在补气且能升阳,主治脾胃气虚证;归脾汤配伍养心安神之龙眼肉、酸枣仁、茯神、远志,意在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主治心脾气血两虚之神志不宁脾不统血之失血证。
3.黄土汤VS归脾汤??????
(1)同:黄土汤和归脾汤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共用甘草、白术。?(2)异:黄土汤以灶心黄土、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用黄芪、龙眼肉为君,配伍人参、白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方剂学(下半期)..doc
- 方剂学五版教材方歌..doc
- 方剂学加强精校版..doc
- 方剂学复习重点..doc
- 方剂学整理齐全..doc
- 方剂学方歌_完美打印版..doc
- 方剂学方歌六版..doc
- 方剂学考试重点归纳..docx
- 方剂学表格整理..doc
- 方剂学试卷..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