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l关于公务员考试,你值得了解的一些背景知识
关于公务员考试,你值得了解的一些背景知识
一、单位
大类上分,国考职位的单位分为“中央党群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以下)”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事业单位”四类。
“中央党群机关机关”听起来高大上,牛逼,权力很大,地位很高,那是因为大部分人认为党群机关都像中纪委、中央办公厅、中组部这些“大爷”单位一样位高权重,事实当然并非如此。中办、中组部、中宣部自然不必说,既管大政策,有时也管具体事务。拿中宣部来说,它并不直接管理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央电视台这些宣传和传媒大佬,但实际工作中这些光鲜的大佬单位常常要到中宣部汇报工作。至于党史研究室、中央编译局、中央档案馆此类的,纯属服务性、辅助性的机关。其他的党群机关,一是九三学社、民革中央此类的民主党派中央机关,工作性质不用想肯定比较超脱于体制,可能不能满足大家冲着公务员这个岗位飞奔而来的欲望。二是群团,比如团中央、全国总工会、文联、残联等,很多人会说团中央出干部,某某地区书记省长就是团中央的,但那是部级领导,如果是处以下的小虾米,就老老实实在机关里待着写材料吧。这些群团做一些边缘性、非核心的工作,恐怕也不能满足大家的野心。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简单说就是国务院管理的单位,归强哥管辖。这些单位按分工,各自把持着一块业务权力,涉及到的利益大的单位,权力自然就大。大家耳熟能详的发改委,啥都管;财政部,财神爷;国土部,大地主。也有管的事没有那么大利益的单位,比如侨办、港澳办等等。
“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直属机构(省以下)”简单来说,就是被中央派到地方去管理具体某一块业务的,千万不要以为就是钦差,准确说,和地方党政单位的工作没什么瓜葛。
“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这些单位和“中央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差异并不大,名称不同,干部待遇叫“参照公务员”,但本质上是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小虾米们调动调整有一些麻烦。
看一个单位,千万不要用想当然的眼光去看待。提到国土资源部,大脑中就浮现出那些要地的房开商在你面前眉开眼笑,红包收到手抽筋;提到公安部,就是大盖帽,威风八面,气势汹汹;提到中组部,就真以为自己掌握着别人的命运;提到中纪委,真以为自己大权在握,看谁不爽就查谁,谁看到你都怕得瑟瑟发抖。这些单位完全不是想当然的那个样子的,即便真的如你所想,用屁股都能想到,这些美妙的权力怎么可能轮到一个小虾米去享受呢?不过,如果一个权力大、涉及利益广的单位,领导吃肉,小虾米也可以喝喝汤。到了那些清水衙门,连稀粥都没有,你会郁闷死。
什么是一个公务员的好单位?既然选择公务员,肯定是想享受点身份地位、权力好处。简单来说,好单位一是求的人多,别人求你自然你就会觉得飘飘然,也会有各种好处。二是往上走、往左右走的路子宽阔。比如说财政部就是一个好单位,其他单位要增加点预算,都要找他们。据说,周老虎在任时,公安部一个项目预算总是批不下来,原来被卡在财政部一个副处长手上,周老虎在会上表示要亲自去协调做这个副处长的工作;另一个故事是说林业局开一个会,与会的都是司局级领导,发改委派一个主任科员参会,还大模大样坐在一群司局长中间,据说这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很多人一听农业部,哎呀,太差了,和农民农村打交道的,殊不知农业部每年掌握很多农业项目,是地方官“跑部钱进”必不可少的部之一。至于中纪委,很多人一听,牛的不行,其实想想看,谁搭理你?当年送礼成风的时候,发改委、财政部大院里一到过年过节全是地方送礼的车,谁敢往中纪委送?中纪委平时又有谁去求?中纪委给人的,也就是惧怕感。坊间有一句俗话:手里没把米,鸡都唤不动。所以,好单位,就是那些“手里有米”的单位。
从出口广阔这个角度上讲,如果考进了中央编译局、地震局、气象局,出口肯定很不广阔。原因在于和其他单位的业务来往不多,利益往来不大,也就很少有机会往外走了。再比如,参公事业单位为什么大家都不待见?就是因为参公单位的干部在中央一级,到了副处才能在其他行政机关交流任用。财政部这样的单位,下面管了一大堆中央企业,很多提拔不了的,到下属企业去任个领导,钱多日子舒服。
当然了,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有关系背景的人,想去哪里去哪里,跟在哪里上班没半毛钱关系。实在是没出息没本事的人,即使一开始带了个好地方,也长久不了。一般来说,在中央机关,百分之七八十的干部在一个单位干一辈子,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一开始给自己选好一个坑,很重要,因为你可能要在里面蹲一辈子。如果有关系有背景,就不要在乎在哪里,先进去再说,慢慢调动。
和挑媳妇找老公一样不能光看外表,哪个单位求的人多,出口广阔,不是看名字就能看出来的。经验和常识虽然有用,但也会误导人。比如中纪委,就被人以为很好;而中央编办,很多人还以为和编译局一样是编书的,其实掌握着其他单位的领导职数和编制。
二、司局部门
大部分人并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