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 钾肥的作用
动物体内所摄取的钠要比钾多得多。但植物正好相反,在植物体内,钾含量要比钠含量高出50倍,甚至100倍。由此可见,植物选择吸收钾的能力可以远远超出它的环境浓度。
钾是作物营养的三要素之一。但钾肥与氮肥、磷肥不同,钾素不是构造作物体内有机化合物的成分。到目前为止,在作物体内尚未发现含钾的有机化合物。钾素呈离子状态,或溶于作物的汁液之中,或吸附在原生质胶状的表面。因此,流动性强,非常活跃。钾是可以再度利用的元素,是酶的最有效活化剂,具有高速透过生物膜的特性,能促进光合作用,对植物体内各种醣类的代谢作用有很大的关系。当植物缺钾时.就可能影响植物体内各种醣类的合成。由子醣类的代谢作用受到了影响,转而又影响到植物体内蛋白质和脂肪的合成,使植
物不能正常发育。钾素能促进豆科作物的固氮作用,提高根瘤菌的固氮能力,促进作物有效地利用土壤水分,减少水分的蒸腾作用;促进碳水化合物的代谢,并加速同化产物流向贮藏器官;增强作物的抗寒、抗旱、抗病和抗倒伏的能力。由此可见,为了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和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必须施用足够的钾肥。
此外,大量田间试验表明,氮、磷、钾三者配合施用时,增产效果明显。当钾肥施用不足,而氮肥使用过多时,会引起作物疯长,组织柔软,导致病害、倒伏减产等一系列不良后果,并使部分氮肥未被利用而流入水中,既污染了环境,又使土壤受到破坏。新中国成立以
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单位面积产量和复种指数不断提高,使三种营养元素供应失去平衡,造成多氮、少磷和缺钾的状况。现在全国已有三分之一的土壤缺钾,且缺钾土壤的比例还在继续扩大。如南方的红壤土、砂性土和熟化程度低的耕地,北方的砂性土均为低钾土壤,这就更增加施用钾肥的紧迫性。据统计,1997年,中国化肥产量为2632.1万t,其中氮肥为2043.9万tN,磷肥为559.6万tP2O5,钾肥为28.6万tK2O。或三者比例为1:O.27:0.14。按农业专家推荐的三者最佳施肥比例N:P205:K2O为1:0.45:0.4相差甚远,所以少磷缺钾,需要加快磷、钾肥的发展。钾在地壳中的含量是丰富的,仅次于O、Si、A1、Fe、Ca、Na而居第七位,占地壳总量的2.59%。钾在页岩.砂岩和石灰石等沉积岩中的含量比钠还高。在一般土壤中,以K2O计的钾含量约在1%-2.5%之间.但在砂土和红壤土中的钾含量可能低至0.2%一0.3%,在泥炭土中则仅为O.05%一O.14%。
在土壤中的钾存在形态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即水溶性钾、代换性钾和不溶性钾。水溶性钾易被作物吸收。代换性钾是指被土壤复合体所吸附而又能被其它阳离子所交换的钾,也易被作物吸收利用。
在土壤中,水溶性钾和代换性钾所占的比例是较少的。当作物收获时,钾随之带走。虽然这些被带走的钾大部分可以以动物排泄物和草木质等形式返回土壤,但总的说来是有损失的,而且随着复种次数和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这种损失也随之增加。因此为了保持和提高
土壤的肥力以增加作物的收获量,就有必要在种植期间使用钾肥。
不溶性钾是各种硅铝酸钾,如土壤中的长石、云母、粘土等。它们经过风化也可变为水溶性钾,但由于它们的变化速度太慢.只能满足作物需要量的很小部分。为了加速硅铝酸钾的分解速度,中国农业部门提倡施用菌肥。当这些细菌施入土壤以后,它会促进硅铝酸钾的
分解,将钾释放成为作物易于吸收的盐类。
1.2 钾肥原料
地壳中钾平均含量为2.4%,但基本上是火成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等非水溶性矿物,不能为作物所摄取。
海水中含有0.0460%钾。其浓度虽低,但每km3海水中就含有48万tK20,全地球海水中K20的总储量为720万亿t。可惜迄今尚未有经济的从海水中提钾的技术路线,因而海水尚不能作为钾资源看待。中国有的盐场也利用海水制盐的苦卤提取KCl,但提取量极少,且能耗高,不足以列入现代钾肥工业原料中。
固体钾盐矿列于表3-l-1,大致分为以下三类。
①氯化物类。主要是钾石盐.光卤石,是钾肥的主要原料。绝大部分是古海浅湾海水经长期蒸发析出的钾盐.小部分是由更新世地质年代的淡水湖发育而成的盐湖和天然盐水。封闭状态的海水经蒸发后,其残留的卤水中富含钾、钠、镁等盐类,其中的钾一般以光卤石(Carnallite,KCl·MgCl2·6H2O)形式和NaCl共析。后来由于淡水浸泡,将光卤石分解,其中MgCl2随溶液流走,而KCl和NaCl成为钾石盐析出。居于这类矿床的有加拿大、原苏联和美国等一些大型钾石盐矿。全世界总计有这种矿床18个。中国迄今为止,尚未发现大型钾石盐矿。
⑦硫酸盐类。主要是钾盐镁矾(kainite,KCl·MgS04·3H20)、无水钾镁矾(langbei-nite,K2S04·2MgS0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