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 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一、利润和利润率 1.利润: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m→P 2.利润率:剩余价值同全部预付资本的比例 P’ = m / (c+v) 3.反映的社会关系不同:m’反映资本对工人剥削的程度;p’反映资本增值程度的高低。利润率掩盖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P’ < m ’ 二、决定利润率高低的主要因素 1. 取决于剩余价值率的高低(成正比) 2. 取决于资本有机构成(c:v,p115)的大小 3. 取决于资本的周转速度(成正比) 4.取决于不变资本的节省 三、竞争和平均利润的形成 (一)部门内部的竞争与超额利润 1.涵义:部门内部的竞争指同一部门生产同种商品的各企业,为了争夺有利的生产、销售条件和获得超额利润而进行的竞争。 超额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利润就叫超额利润。 2.竞争的形式 (1)价格竞争(2)品牌努力(3)营销组织与服务 (4)产品创新(5)对市场竞争进行限制 3.竞争的结果;使同种商品不同的个别价值均衡为相同 市场价值,即社会价值(市场价格)。 部门内部的竞争刺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发展和部门 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二)部门之间的竞争与平均利润率的形成 1.涵义:部门之间的竞争,是各个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为争 夺更有利的投资场所而进行的竞争,这种竞争是通过资 本的自由转移而实现的。 2.竞争结果:是各部门的不同利润率趋向于平均化,形成平均利润率和平均利润。 P’的平均化过程,是各部门的m重新分配的过程,按“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原则取得平均利润。 (三)平均利润理论的意义 1.平均利润的形成,掩盖了利润的本质与来源。 利润量与剩余价值量不再一致,利润似乎只与资本的数量有关。 2.工人受全体资本家阶级剥削 平均利润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 问题(思考与讨论):平均利润率规律的作用在生活中 否常见?试举例说明 四、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W=c+v+m (一)成本价格:即生产成本, = k + m 指生产商品实际耗费的不变资本 与可变资本之和。K=c+v = k + p 1.使企业赚钱还是亏本的分界线。 2.是资本家经营成败的关键。 = K + (二)生产价格:指成本价格加平均利润。 生产价格的形成是以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为前提的, 平均利润率的形成过程就是生产价格的形成过程。 (三)商品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市场价格围绕生产 价格中心上下波动。商品按生产价格进行交换,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 (四)对利润率平均化的反趋势 1.沉淀成本与退出壁垒 2核心竞争力与进入壁垒 3创新与先发优势 4垄断性行业具有进入壁垒 问题:平均利润率规律是否意味着各行各业的利润率都没 有多大差别?为什么?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一、商业资本 1、商业资本:是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投资于流通领域,独立发挥商品资本职能的资本形式。 2、产生的基础:一是生产发展的需要;二是职能资本具有相对独立性,商人资本家有自己的独立投资且推销商品已成为商人的专门职务。 3、意义:加速周转,提高产业资本利润率 二、商业利润的来源 1、来源:来自产业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剩余价值。 2、实现方式:产业资本家把商品按低于生产价格的价格卖给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再按照生产价格把商品卖给消费者,这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就形成商业利润。 3、数量的确定:按平均利润率来参加剩余价值的分配。 三、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商业流通费用:商业资本家垫支的流通中必须开销的费用。与商品的二重属性相联系,可分为生产性流通费用、纯粹流通费用。 (一)生产性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使用价值运动而发生的 费用,如商品的运输费、包装费、保管费、分类、配送等 费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中继续而发生的各种费用。工人 能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 (二)纯粹流通费用:由商品的价值形式变化而发生的费用。可分为三项: 1 买卖过程引起的费用。如广告费、办事处的费用、商业雇员的工资等。买卖都不能使价值增值。 2 簿记费用。 3 货币费用。 主要是第一项。 (三)补偿方式 1、生产性流通费用:能够从商品增加的价值中得到补偿。 2、纯粹流通费用:必须从剩余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