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官能团种类 试剂与条件 判断依据 酚羟基 FeCl3溶液 显紫色 浓溴水 有白色沉淀产生 羧基 NaHCO3溶液 有CO2气体放出 醛基 银氨溶液,水浴加热 有银镜生成 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酯基 NaOH与酚酞的混合物共热 红色褪去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六 有 机 推 断 (2)由官能团的特殊结构确定有机物的类别。 ①羟基连在脂肪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物质为醇,而直接连在苯环上的物质为酚。 ②与醇羟基(或卤原子)相邻的碳原子上没有氢原子,则不能发生消去反应。 ③—CH2OH氧化生成醛,进一步氧化生成羧酸; 氧化生成酮。 ④1 mol—COOH与NaHCO3溶液反应时生成1 mol CO2。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六 有 机 推 断 4.依据有机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行推断 (1)醇、醛、羧酸、酯之间的相互衍变关系是有机结构 推断的重要突破口,它们之间相互转化关系可用下 图表示: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六 有 机 推 断 上图中,A能连续氧化成C,且A、C在浓H2SO4存在下加热生成D,则: ①A为醇、B为醛、C为羧酸、D为酯; ②A、B、C三种物质中C原子数相同,碳骨架结构相同 ③A分子结构中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至少有2个氢原子,即含—CH2OH。 ④若D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为CH3OH,B为HCHO、C为HCOOH,D为HCOOCH3。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六 有 机 推 断 (2)重要的“三角”转化关系: 以上转化关系在有机推断中可灵活运用,并根据题目的限制条件不断拓展和完善,可在醇、醛、羧酸、酯、卤代烃的推断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六 有 机 推 断 5.依据新信息进行有机结构推断 有机信息题常以新材料、高科技为背景,考查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这类题目比较新颖,新知识以信息的形式在题目中出现,要求通过阅读理解、分析整理给予的信息,找出规律。这类试题通常要求解答的问题并不难,特点是“起点高、落点低”。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六 有 机 推 断 考点内容分析 ——专题七 有 机 实 验 常见有机物的鉴别方法 KMnO4(H+) 试剂 鉴别有机物 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能使之褪色(苯不能) 溴水 烯烃、炔烃能使之褪色,苯酚和溴水生成白色沉淀 碳酸氢钠 与甲酸、乙酸等羧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NaOH溶液 能与羧酸、酚发生中和,能使酯、卤代烃发生水解 新制氢氧化铜 ①能溶于甲酸、乙酸等羧酸,生成蓝色溶液。 ②能与有醛基(-CHO)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等加热反应生成Cu2O红色沉淀。 银氨溶液 能与有醛基(-CHO)的物质,如:醛类、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等,水浴加热发生银镜反应 三氯化铁 与苯酚发生显色反应,显紫色 碘水 遇淀粉显蓝色 浓硝酸 跟蛋白质溶液微热,显黄色(黄蛋白反应)。 利用物理性质鉴别 ①易溶于水的液体有:含有亲水基(-OH、-NH2、-CHO、 -COOH等)的醇、醛、羧酸、葡萄糖、氨基酸等 ②不溶于水、比水轻的液体有:烃类、酯类、油脂等 ③不溶于水、比水重的液体有:卤代烃、硝基苯等 有机物及杂质 除杂试剂 操作方法 主要仪器 乙烯(SO2) NaOH溶液 洗气 洗气瓶 乙炔(H2S) 硫酸铜溶液 洗气 苯(苯酚) NaOH溶液 洗涤、 分液 分液漏斗、烧杯 乙酸乙酯 (乙酸) 饱和碳酸钠溶液 洗涤、 分液 乙醇(水) 生石灰 蒸馏 蒸馏烧瓶、冷凝器、锥形瓶、温度计 乙醇(乙酸) 生石灰 蒸馏 肥皂(甘油) NaCl固体 盐析、 过滤 过滤器、烧杯、玻璃棒 常见有机物的除杂方法 方法 原理 仪器 蒸 馏 重 结 晶 热稳定性较强、 互溶液体、沸 点差大(>30℃) 杂质在某溶剂中的 溶解度很小或较大, 易除去;有机物在 该溶剂中的溶解度 受温度影响较大 (1)加沸石或碎瓷片防止爆沸(2)温度计的水 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测定蒸汽温度(3) 冷凝水的进出口位置与蒸汽的流向相反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加热溶解 趁热过滤 冷却结晶 尾接器 锥形瓶 温度计 * 卢 明 方法 原理 所用主要仪器 萃取 有机物在两种互不 相且密度不同的溶 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将有机物从一种溶 剂转移到另一种溶 剂中 小结常见有机物的物理性质: 常温状态、水溶性、密度 * 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卢 明 考点内容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中心项目深化设计方案(403页word).docx VIP
- 全国高中青年数学教师优质课大赛一等奖《基本不等式》教学设计.doc VIP
-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第一讲 中华民族共同体基础理论part1.pptx VIP
- 儿童绘本改编与创作教案.pdf VIP
- JGJ-T291-2012:现浇塑性混凝土防渗芯墙施工技术规程.pdf VIP
- 实施指南《GB_T18944.2-2022柔性多孔聚合物材料海绵和发泡橡胶制品规范第2部分:模制品与挤出制品》实施指南.docx VIP
- 2022新能源风电场接入集控中心技术方案.doc VIP
- 白头翁的故事培智.ppt VIP
- 应聘人员登记表单.docx VIP
- 5S_培训教材.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