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程教案.docVIP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程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人教版本语文必修二第10课《游褒禅山记》课程教案

游褒禅山记解读与探究 ????预习提示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四月,王安石34岁,从舒州(现在安徽潜山)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与两位朋友和两个弟弟同游了褒禅山,同年七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的一篇重要游记体文章,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体,记游的文字甚少,而主要是借记游生发出一番有深刻哲理的议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即人生美好的境界往往在险远而人所罕至之处,而要达到此境界,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坚韧不拔的毅力,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外界条件。王安石本文,距离其变法主张的提出时间不远。五年之后,即嘉祐四年(1059年),他便写了著名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这里所言的思想、精神与他后来推行新法时的表现是一致的。 ????学习本文,请注意三点: ????1.要梳理积累文言词语。本文文句的难点在于虚词,单是“其”字就出现了十几处。要结合语境重点弄清几个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如“其”“于”“以”等。另外一些重点实词,也要梳理积累,如“道”“由”“文”“至”“舍”“观”“名” “明”“相”等。 ????2.要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怎样把叙述和议论紧密结合,材料观点前后照应,水乳交融。体会作者由事说理,循理布事的写法。 ????3.要弄清“志”“力”“物”的具体含义及其内在关系,举一反三,拓展涵盖范围,并且由游山说开去,联系到为人、学习、做事,把文章中的道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课文解读 ????褒禅山①亦谓之华山。唐浮图②慧褒③始舍④于其址⑤,而卒⑥葬之;以故其后名⑦之曰“褒禅”。(褒禅山也叫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①褒禅山:在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旧名华山,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寺院(即下文所说的慧空禅院)建筑宏伟,距院约200米,半山腰还有大小二塔。十年浩劫中,塔被炸毁,寺院被拆除,现仅两洞尚存。禅,梵语译音“禅那”的简称,意思是“静思”,指佛家追求的一种境界。后来泛指有关佛教的人和事物,如禅师、禅子、坐禅、禅房、禅宗、禅林、禅杖等。②浮图:梵语,即古代印度语,也写作“浮屠”或“佛图”,本意是佛或佛教徒,这里指和尚;有时也指佛塔。③慧褒:唐代高僧。据记载,慧褒喜含山县北山麓之胜,遂结庐其下,寒暑不出。④舍:用作动词,意思是筑舍定居。⑤址:基址,指山脚。⑥卒:终,最后。⑦名:用作动词,给……命名。)[文章开门见山,开头紧扣题目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接着追述此山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这里,所以叫做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①也。(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弟子为了守墓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①庐冢:也作“庐墓”。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叫做“庐冢”。这里指慧褒的弟子在慧褒墓旁盖的屋舍。庐,屋舍,一说这“庐”是慧褒生前住处。冢,zhǒnɡ,坟墓。)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①者,以其乃②华山之阳③名之也。(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①华山洞:南宋王象先《舆地纪胜》写作“华阳洞”。看正文下句,也应作华阳洞。②乃:表示判断,有“为”“是”的意思。③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面为阴。)[这两句紧承上文,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说明现在看到的慧空禅院,是“褒之庐冢”,即当年慧褒禅师的坟墓和他的弟子为守墓而盖的房舍。再由“褒之庐冢”自然地引出本文记叙议论的第一个中心华山洞,并说明了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距洞百余步①,有碑仆道②,其文漫灭③,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那上面的碑文已经模糊不清,只有从它残存的字还可以辨认出“花山”的名称。①步:古书上有的说六尺为一步,有的说八尺是一步;近代以营造尺,即工程用的尺计算,五尺为一步,三百六十步为一里。这里的步,大概指脚走的步。②仆道:“仆于道”的省略,倒在路旁。仆,跌倒。③其文漫灭:碑文模糊、磨灭。文,指碑文。下文“独其为文”的“文”指碑上残存的文字。)今言①“华”如“华实”之“华”者,盖②音谬③也。(现在把“华”念做“华实”的“华”,原来是读音错了。①言:说。②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有“大概”的意思。③谬:错误。这个句子说明“华”字的读音。汉字最初只有“华”字,没有“花”字,后来有了“花”字,“华”“花”分家,“华”才读为huá。王安石根据碑文上的“花”字,认定“华山”仍应按古音读huāshān,而不应读huáshān。)[由洞引出本文记叙议论的

文档评论(0)

zyzsc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