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1课《拣麦穗》课程教案
《拣麦穗》教学设计件
一、教学目的:
1、把握文章人物的个性、语言。 2、了解故事线索,学习作者安排故事情节的手法。3、学习作者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纯朴人性之美。4、通过对《拣麦穗》的学习体会农村妇女的无奈命运,体会张洁早期散文通过一个憨厚、淳朴女孩追逐美好的人和事的描述,体会作者在作品中对爱与美的直接呼唤与追求。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二)作者简介:张洁,当代女作家。期散文创作往往直接追求、呼唤爱与美。
(三)检查预习并要掌握的词语:
麦穗(suì) 田埂(gěng) 积攒(zǎn) 趔(liè)趄(qiè) 磕(kē)碰 疙(gē)瘩(dā) 蹒(pán)跚(shān) 害臊(sào)
(四)阅读全文,分析思路,把握文意:
1请同学复述文章故事(补充),思考姑娘们与文章的关系?
2将学生分4组(课前分好组并给他们提出重点),他们把每一部分分别导演成电影。引导他们安排场景、人物和人物的动作表情。各组必须重点表现人物的表情,以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并由同学提疑问(解答)。另外要特出情节!
各组大概重点:第一组要重点“依依顺顺”,第二组要重点对话,第三组要注意特写老汉的形象。第四组要注意场景的气氛及结尾的表现。以及环境的表现对文章和主题的映衬。
3、问题思考:
“我”在拣麦穗时做了个什么“梦”?它表现了“我”与卖灶糖老汉之间什么样的感情?我的“梦”与其他姑娘们的“梦”有什么不同?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答案要点:“我”因年幼,不懂什么叫害臊,当二姨逗“我”时,我大言不惭地说要备嫁妆。“我”要嫁的卖灶表白心愿的那段对话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天真幼稚、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和充满爱心的老汉两颗纯朴善良的心灵的沟通,我们看到了一种充满真诚、没有遭受污染的纯真之情。后来,“我”到了认真拣麦穗的年龄,卖灶糖老汉也不再开那玩笑,老人脊背越来越弯、步履更加蹒跚,最后终于老去了。虽然“我”童年的梦想最终破灭,令人辛酸,但是“我”曾拥有的“真的疼爱”却引起“我”对卖灶糖老汉的深深思念。 与其他农村姑娘不同的也正是在于这里——“我”的梦虽破了,但“我”还有怀念存在。 老汉是一个饱经风霜,一头长白发,满脸皱纹,在孩子面前挂着笑意。 不管是模仿大姐姐还是为了有灶糖吃,不管是拿糖哄小姑娘还是长大真的去接她,在“我”毫无顾忌地向卖灶糖老汉表达尊敬时,老汉总是表现的疼爱小孩子。)
(五)重点研讨:
1、你从本文的农村景色中读到了什么?
2、在那月残星疏的清晨,挎着一个空篮子,顺着田埂上的小路,跟着割麦的人走去拣麦穗的时候,她想的是什么呢? 等到田野腾起一层薄雾,月亮,像是偷偷地睡过一觉重又悄悄地回到天边,她……
注:美好的景致中隐隐地透着些无奈,与对农村妇女命运(日复一日的劳作,纯美愿望在庸常生活面前的最终湮灭)的感叹。
重点句段:
那棵树的顶梢梢上,还挂着一个小火柿子。小火柿子让冬日的太阳一照,更是红得透亮。那个柿子多半是因为长在太高的枝子上,才没有让人摘下来。真怪,可它也没让风刮下来、让雨打下来、让雪压下来。
我仍旧站在那棵柿子树下,望着树梢上那个孤零零的小火柿子。它那红得透亮的色泽,依然给人一种喜盈盈的感觉……
注:这里用了象征的艺术手法。“小火柿子”在这里象征了自然界中那些生命力顽强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在“小火柿子”上,作者寄托了她心中永远不灭的梦想——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的向往与追求。
3、在本文中“烟荷包”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烟荷包”是全文中一个重要的细节。它既是“我”学着其他农村姑娘的样子编织梦 想的开始,是我纯真幼稚的梦想的寄托,又是梦想破灭时,“我”心中仍然不灭的对至真、至善、至美的人间情感孜孜以求的信念的寄托。那像猪肚一样的“烟荷包”虽然找不到了,但是,岁于那些忘记了的梦想,不再梦想的农村姑娘,“我”还有“梦”:真的“烟荷包”不知丢到哪里去了,然而,“我常常想起他”,可见,对于人与人之间纯朴的感情,“我”还有留念,不曾忘怀。而这种纯朴的感情,不正是当初“我”缝制“烟荷包”时寄托在其中的感情内核吗?因此,在全文中,“烟荷包”不仅是照应全文,是“我”的情感寄托的前后呼应,它还是“我”梦想犹存,追求仍在的一个象征,是“我”与其他农村姑娘相比,没有成为一个悲剧的重要区别
(六)主题思想:(小组讨论归纳)
本文通过对一个憨厚、纯真的小姑娘在拣麦穗时梦想的成长与破灭的描述,体现了农村女子命运的悲哀与无奈,通过对挽歌式乡村景致的描绘体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执著追求。
(七)写作实践:
一个小小的物事,一个可能并不伟大的人,都会牵系着你人生经历中的喜怒哀乐,都可能牵连着你难忘的深刻的记忆,甚至它们曾经改变过或正在改变着你的生活,就像《拣麦穗》中的“卖灶糖老汉”和“烟荷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11课《苏武传》同步训练.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三第3课《诗二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能力训练.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14课《早晨从中午开始》同步练习及答案.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11课《苏武传》课程教案.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2课《给我的孩子们》同步练习.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3课《诗二首》(我愿意是急流)同步训练题.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4课《边城》教学设计.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5课《烛之武退秦师》同步训练.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3课《诗二首》(致橡树)同步训练题.doc
- 2016北师大版本语文必修二第5课《烛之武退秦师》导学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导学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3课《沙田山居》导学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2课《我与地坛》(节选)练习题目.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5课《离骚》(节选)导学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8课《汉乐府两首》导学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8课《汉乐府两首》课程教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19课《南朝诗两首》导学案1.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2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导学案.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2课《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练习题目1.doc
- 2016粤教语文必修一第4课《“布衣总统”孙中山》导学案.doc
最近下载
- 2025年泡沫铝行业研究报告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docx
- 智慧城市应急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方案(47页).pptx VIP
- 班主任基本功大赛育人故事一等奖:从“心”擦亮星星的光.docx VIP
- (高清版)-B-T 41932-2022 塑料 断裂韧性(GIC和KIC)的测定 线弹性断裂力学(LEFM)法.pdf VIP
- 上海牛津英语5B知识点汇总.docx VIP
- 华为交换机配置教程(从入门开始)-华为交换机详细教程.pdf VIP
- 机械创新设计第七章 仿生原理与创新设计 .ppt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课件.ppt VIP
- ISO 55013-2024 资产管理-数据资产管理指南(中文版-雷泽佳翻译-2024).docx
- 发改价格〔〕670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收费标准.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