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仗硬寨的铁桶将军曾国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死仗硬寨的铁桶将军曾国荃

死仗硬寨的铁桶将军曾国荃 死仗硬寨的铁桶将军 对曾国荃来说,咸丰六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转折点。这一年春天,他来到长沙,准备参加朝廷的廷试,曾国荃有优贡生的资历,也就是各省从秀才中选拔优秀的人到北京国子监去读书深造,贡生分为五种,岁贡、恩贡、拔贡、优贡、副贡,这五种都算作正途,即今后做官就有了合法的身份。 大家知道咸丰二年,太平军已经打到了湖南,现在太平军的势力已经更大了,道路不通,曾国荃就没办法到北京去,于是他就在长沙捐了一个同知的官衔,就是知府的副手,为正五品衔,是花钱买来的空头官位,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副厅级,开会可以坐主席台,享受副厅级的待遇,没有什么实权,但是中国人喜欢有个这样的事能够高兴高兴,当然也为今后的晋升做一个基础。 这个时候,曾国藩率领湘军在江西打仗,仗打得极为不顺,正处在屡战屡败的最艰难时期。曾氏兄弟的父亲很有头脑,他对老六曾国华说,你的哥哥现在很困难,国家也很为难,几个兄弟就要上去,既帮哥哥,也帮国家。曾国华没兵,就从湖北巡抚胡林翼那里分得一支两千人的军队,从湖北进入江西。曾国华的人马成军没多久,但作战很好,连克数城。曾国华既为自己博取了功名,又帮助了大哥。“午君奇”就“奇”在这个地方,曾国华读书吊儿郎当,一旦带兵就很好,而且运气也很好,于公于私都挣了大面子,这也给了曾国荃一个很大的激励。 恰好这个时候朝廷委派黄冕为江西吉安知府,黄冕也是长沙人,但是他这个知府是个空头知府,当时吉安还在太平军手里,黄冕就请曾国荃来帮忙。本来曾国荃就心痒痒,看到六哥曾国华出马这么顺,他就马上答应,两人一拍即合,就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带领下,率领三千人的军队,他把这支军队取名“吉字营”,这个吉字营从此给曾老九带来了无穷无尽的“吉利”。 曾国荃只是个书生,虽说这是他首次做军队的统领,但是他的军事生涯早在四年前就开始了。那是咸丰二年,曾国藩奉命帮办湖南团练大臣,就把老九和最小的弟弟曾国葆两人带出来了。老九在大哥的营里面做军事高参,史料还记载老九前前后后给哥哥出过32条计策,其中31条都被大哥采纳,很管用,1条没有采用。 这一年多的军事幕僚的经历,让曾国荃从开始带兵起,便对打仗从军不陌生。他的运气非常好,咸丰六年十月进入江西,十一月便收复安福县,屡败太平军军队。这个时候,他的老父亲在家中突然去世,曾氏三兄弟立即回家奔丧。咸丰七年九月,在家里守了七个月父丧后,老九重回战场,以后陆续地收复峡江、吉水、太和、龙泉、万安等县城,咸丰八年八月份攻下了吉安府,这个时候曾国荃已因军功而获得“以知府尽先选用”,并加道员衔的赏赐。 攻下吉安以后,曾国荃回家住了半年,咸丰九年四月重返江西。奉大哥的将令,接连收复了景德镇、浮梁。此时,曾国荃与胡林翼定下规复安徽的大计,曾国荃收到其中最重的一副担子——围攻安徽省会安庆。安庆守将刘仓林、叶芸来都是极其忠诚、骁勇善战的太平军战士。曾国荃面临的是最强劲的对手,他的战略是先扫清建筑于安庆城外的各方堡垒,然后挖很深的壕沟,把安庆围起来,在里面埋炸药,把城墙炸掉,冲进去。 太平军肯定要死守安庆,他们一面抗敌,一面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想把曾国荃的兵力吸引过去。 咸丰十年十一月,陈玉成、李秀成率二十万攻打桐城、建德、祁门、湖口等地,祁门正是曾国藩所在的湘军大本营所在之地。曾国藩迎来他一生最艰难的时刻,身边只有两千老弱残兵,他在城里面就听到城外太平军打炮的声音,那时曾国藩和整个湘军的大本营,命悬一线。当时曾国藩没有办法,一把宝剑常年放在枕头底下,随时做好自杀的准备。即使在这样危急的时候,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安庆围军应该撤离,要保大本营,保湘军的有生力量。但是曾国荃毫不动摇,苦战苦围,而且他设计招降了太平军的程学启,利用程学启分化瓦解了安庆太平军。 经过一年零四个月的血战,终于以轰倒城墙的方式打下了安庆。当时就被赏布政使衔,以按察使记名遇缺题奏。也就是封你为布政使,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副书记、省长的级别,实际职务是按察使,也就是三把手,就是我们今天管治安方面的副省长,哪个地方缺了副省长就会派你去。 曾国荃打仗遵从的就是湘军的一贯作风:扎硬寨、打死仗。曾国藩有个很不简单的秘书赵烈文,他给我们留下了一部很好的研究近代历史,尤其是研究太平军和湘军很宝贵的日记《能静居日记》。在这个日记里,他记录了当时实地考察的安庆前线的事实。他把安庆前线吉字营与绿营的江南大营相比(太平军攻下南京以后,朝廷设了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也就是绿营军,想让湘军在前面当炮灰,大营里的朝廷军队则趁着这个机会冲进南京,攻倒南京,湖南人湘军卖命,功劳是朝廷的,这是朝廷的如意算盘,江南大营就是朝廷正规军的)。赵烈文比较了曾国荃率领的湘军和江北、江南大营在当年的不同表现,做了很形象的描述,有点像说现在的国企和民企。他说有几个很大的不同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