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魏晋时期恢复肉刑之议2公检法纪范文大全.docVIP

试析魏晋时期恢复肉刑之议2公检法纪范文大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魏晋时期恢复肉刑之议2公检法纪范文大全.doc

试析魏晋时期恢复肉刑之议2公检法纪范文大全 试析魏晋时期恢复肉刑之议 二、反对恢复肉刑的主要观点: 1、肉刑并不能起到特殊预防和一般预防作用。 针对支持者的大肆宣扬的肉刑的巨大作用,反对者直截了当的予以反驳。孔融认为,肉刑的受刑人“虑不念生,志在思死,类多趋恶,莫非归正:夙沙乱齐,伊戾祸宋,赵高英布为世大患,不能止其源,遂为非也”。 由于肉刑的残酷性,行为人受刑之后无法立足于社会之中,从而强化了他的反社会心理,使他们更加仇视社会,轻者自暴自弃,重者铤而走险,所以肉刑在特殊预防方面的作用值得怀疑。至于一般预防,肉刑恢复使千千万万老百姓受到这种残酷刑罚的涂毒,造成极大的不稳定因素,加剧社会动荡,无法实现一般预防的目的。而且由于肉刑的不可更改性,万一发生了冤案就无法得到改正;如果加之于有才华的人如孙膑、司马迁等人,就造成了人才的大量摧残和浪费。 2、肉刑不利于德政教化,不利于使犯罪人悔过自新。 对于犯罪行为,首先应该以道德教化的方式来教育,即使犯了罪也应该“先教后刑”使其自觉的改造成为守法的人,只有对那些罪大恶极的人,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使用刑罚,而使用肉刑,只能使受刑之人深受其辱,“虽忠如鬻拳,信如卞和,智如孙膑,冤如巷伯,才如司迁,达如子政,一罹刀锯,终身不齿”, 并且会受到邻居和亲族的耻笑和厌弃,在事实上被自己的家族开除,失去其赖以安身立命的基础,所以正有人指出“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这样的法律违背了圣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德治原则。 3、肉刑过于残酷,恢复容易失去民心。 自文帝废除肉刑至魏晋时期,正律无肉刑已有三百多年,社会对没有肉刑也习以为常了。在天下纷争之时,民心向背是争霸胜利的有利保障。大凡用刑严酷的皇帝,人们都对其痛恨有加,有的还导致了王朝的覆灭,前者如秦始皇赢政,后者如商纣王。如果贸然予以恢复,即使在某些方面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也会大大伤害老百姓的感情,引起政敌的攻歼,因而得不偿失。 孔融在反对恢复肉刑的论述中的一段话颇有代表性,“古者敦庞,善否区别,吏端刑轻,治无过失,百姓有罪皆自取之;末世凌迟,风俗坏乱,政桡俗替,法害其民,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股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也。纣斫朝涉之胫,天下谓之无道,夫九牧之地,千八百君,若刖一人,是天下常有千八百刖也,求世休和,弗可得已;……汉开改恶之路,凡为此也。故明德之君远度深惟,弃短就长,不苟革其政也”。 这对统治者深有震撼,产生的结果是“朝廷善之,卒不改焉”。魏司徒王朗称:“前世仁者不忍刑之残酷,是以废而不用。不用以来,历数百年。今复行之,恐所减之文未彰于万民之日,而肉刑之问已宣于寇仇之耳,非所以来远人也”。 晋王敦认为:“百姓旧习日久,忽复肉刑,必骇远近。且逆寇未殄,不宜有残酷之声,以闻天下”。 4、为解决罪刑轻重失调的矛盾,可以用延长居作等方法,而不需要恢复肉刑。 “肉刑之废,轻重无品”一直是恢复肉刑论者的主要理由之一。东汉后期,已有不少有识之士认识到这一弊端,并想要进一步完善新刑罚体系。虽然恢复肉刑的呼声很高,但是作为人类文明进步不可逆转的潮流,一些具有远见的官员强烈反对恢复肉刑,主张延长犯罪人劳役期限的方法,来填补因废除肉刑而造成的生、死刑制之间差别悬殊,来弥补新建刑罚体系中的缺陷。王朗即有论述:“今可按繇所欲轻之死罪,使减死之;髡则嫌其轻者,可倍其居作之岁数,内有以生易死不訾之恩,外无以刖钛骇耳之声”。 三、小结 这场争论的结果是肉刑终究没有恢复。从主观上来说因为魏晋最高统治者都不愿意背上残暴的名声,虽然一些统治者认为恢复肉刑确有其必要性,但真正到了恢复肉刑的时候,就必然有不同或反对的意见出现,最高统治者一遇到反对意见,尤其是考虑到有可能失去民心而丧失其统治基础时,就不得犹豫再三,以至裹足不前了。从客观上来说,历史发展的潮流是不可阻挡的,刑罚的发展方向是向趋于宽大,肉刑的废除是法制发展的必然结果;其保存了劳动力,适应了封建制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促进了社会发展。 这次大争论完善了刑罚制度,推动了封建制五刑的确立。毫无疑问,废除肉刑后形制失衡,这就促使后来人寻找徒刑与死刑之间的缺口来填充,流刑就应运而生,解决了人们长期以来因形制不合理而要求恢复肉刑的争论。由此封建制五刑也随之确立:笞、杖、徒、流、死。这次大争论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古代刑法学理论的发展。这次争论中提出的罪刑关系、刑罚体系、刑罚目的(特殊预防与一般预防)等问题,均是刑法学中的重大基础性理论问题,我国古代的刑法理论由此也趋于成熟。 参考文献: #129;《晋书#8226;刑法志》,中华书局,xx年 #8218;《三国志#8226;魏志#8226;钟繇传》,中华书局,xx年 #402;《三国志#82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