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十六章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 内容提要:本章是刑法分则中内容最多、最为庞杂的一章,共分九节,具体阐述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方面的犯罪。 重点罪名: 1、妨害公务罪 2、招摇撞骗罪 3、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 4、聚众斗殴罪 5、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6、伪证罪 7、扰乱法庭秩序罪 8、窝藏、包庇罪 9、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10、脱逃罪 第二十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2) 11、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12、倒卖文物罪 13、医疗事故罪 14、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15、非法猎捕、杀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16、盗伐林木罪 1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18、组织卖淫罪 19、传播性病罪 20、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 第一节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概述 一、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概念和构成 ㈠概念——是指妨害国家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秩序,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㈡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活动和社会管理秩序。 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妨害国家管理社会的活动、破坏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 3、犯罪主体——多数为一般主体,少数为特殊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多数故意,少数过失。 二、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种类 1、本章包括九章犯罪,共119个罪,重点罪名20个。 ㈠扰乱公共秩序罪 ㈤危害公共卫生罪 ㈡妨害司法罪 ㈥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㈢妨害国边境管理罪 ㈦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㈣妨害文物管理罪 ㈧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㈨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1) 案例1 李某长期在甲市行人较多的马路边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然后将需要身份证的人的照片、住址等资料送交何某伪造。何某伪造后,李某再交给购买者。在此期间,李某使用伪造的身份证办理手机入网手续并使用手机,造成电信资费损失3000余元。为了防止司法人员的抓捕,李某一直将一把三角刮刀藏在内衣口袋中。2001年4月下旬的一天晚上,李某在马路上寻问行人是否需要身份证时,发现钱某孤身一人行走,便窜至其背后将其背包(内有价值2000元的财物)夺走后迅速逃跑。钱某大声呼喊抓强盗。适逢民警赵某经过此地,赵某将李某拦住。此时李某掏出三角刮刀,朝赵某的腰部捅了一刀后逃离,致赵某重伤。甲市公安机关抓获李某后,与李某居住地乙市公安机关联系,发现李某是因为在乙市使用信用卡透支l万元后,为逃避银行催收而逃至甲市的。 请结合上述案情,分析李某各行为的性质,并请说明理由。 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2) 2、1999年10月19日下午,被告人田某与吴某、赵某等人合骑两輌自行车行至燕山大酒店处与杨某、胡某的自行车相撞,因而相互争吵打斗起来。此时,正在执勤的交通民警李某赶到现场制止双方斗殴。被告人田某不服,持拳猛打李某脸部数拳,并撕下李某的右领章,造成群众围观和交通严重堵塞。 问:田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理由是什么? 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3) 3、曹、杨二人,均为17岁的待业青年,平时游手好闲,一身邪气。每当在街上看到漂亮姑娘,两人都高声调笑,甚至缠住不放,坚持要和人家交朋友。不久,小城里的女孩子都不敢单独出门。两人后又闯入县中学,追逐、堵截女学生,致使学校无法正常开课,一些女生干脆转到外校就读。 问:本案中曹某、杨某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4) 一、妨害公务罪(★) ㈠概念——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的行为,以及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虽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㈡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国家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红十字会、国家安全机关以及公安机关的公务活动。 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在自然灾害或者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虽未使用暴力、威胁的方法,但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与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务,且造成了严重后果。 3、犯罪主体——一般主体 4、犯罪主观方面——故意 ㈢认定 1、罪与非罪——主观意图+客观行为 2、本罪与近似犯罪的界限——是否发生在依法执行职务或履行职责期间 第二节扰乱公共秩序罪(5) 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三、招摇撞骗罪(★) ㈠概念——是指为了谋取非法利益,假冒国家工作人员或者人民警察进行招摇撞骗的行为。 ㈡构成要件 1、犯罪客体——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和人民警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甘肃甘南州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招聘45人笔试备考题库及一套答案详解.docx VIP
- 05G525_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 .docx VIP
- 《交流电机的维护与检修》课件.ppt VIP
- 妇产科学教学课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ppt VIP
- (通用)大学生人文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通用版).pptx VIP
- DB42╱T 1528.1-2019 湖北省农业用水定额 第1部分:农田灌溉用水定额.docx VIP
- 财务风险管理及防范对策研究.pptx VIP
-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药物治疗.pptx
- 一种在无有机模板剂条件下合成MCM-49型沸石分子筛的方法.pdf VIP
-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