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农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 第四章 农村包围城市的 革命道路理论 中国革命道路理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重要内容。近代中国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教材首先分析了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一、中国革命道路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 三、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意义 四、独立自主是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主体智慧 五、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六、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一、中国革命道路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2.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失败 3.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4.经验总结 1.党对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中国革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党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经过了一个逐步探索的过程。 2.以城市为中心的武装起义的失败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遵义会议之前,就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原理,以中心城市武装暴动为宗旨,掀起的风起云涌的武装起义不计其数,但大都遭受挫折而失败了。其原因何在?是马克思主义的“暴力革命”在中国行不通,还是在中国不易搞城市暴动?在众多的起义领导者中,唯有毛泽东最为冷静和清醒。当他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几经挫折后,毛泽东审时度势,在战友们的支持下,他“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教训,认真地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军事形势,果断地放弃了攻占长沙的计划,运用了避实击虚的战术,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罗宵山脉中段进军,把部队带上了井岗山,建立了红色政权,开始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血的教训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十分强大,武装起来的革命力量较为弱小,而反动势力又长期占据中心城市,要夺取革命胜利,实行以城市为中心进行武装暴动的传统模式是行不通的。 3.井冈山根据地的创建 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是成功地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入农村,在农村保存、恢复和发展革命力量的杰出代表。1927年9月,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冷静地分析了当时敌强我弱的形势,果断地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带领部队沿湘赣边界南下。起义部队于10月间到达井冈山地区,并在此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这成为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起点。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后,开始了创建革命根据地的艰苦工作。尤其是着力于恢复党的组织、建立革命政权、扩大革命武装、开展土地革命的工作。经过上述努力,形成了以宁冈为中心的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为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井冈山根据地的创立和发展,促进了全国各地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到1930年上半年,全国共建立大小15块革命根据地,红军发展到13个军,约10万人,还有众多的农民赤卫队。这种局面展现了中国革命发展的独特途径,使革命的重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在实践上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4.经验总结 根据中国的实际国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毛泽东开辟 “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谈何容易?第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以“夺取中心城市”为重点被认同以后,党内容易被教条主义者所恪守;第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兴起的,俄国十月革命的模式示范作用非常大;第三,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存在着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共产国际领导下的一个支部,必须接受和执行共产国际的指示。 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依据 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3.“工农武装割据” 1.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 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中开辟了一条革命新道路,但在理论上还没有为全党所认识和接受。围绕着革命的道路怎么走的问题,当时党内思想认识很不一致。 2.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 毛泽东在1930年1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论述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必要性。在1936-1939年间,毛泽东又在先后发表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文章中,进一步阐明了革命新道路的理论。 3.“工农武装割据” 毛泽东提出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土地革命为基本内容,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紧密结合的红色政权建设思想。三者是“工农武装割据”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三位一体。 三、中国革命道路的重大意义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如何选择革命道路的重大问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辛探索,冲破了教条主义的种种束缚,成功地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革命新道路的开辟,无论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上,还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上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四、独立自主是实现马克思中国化的主体智慧 大革命失败了,中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屋面防水工程试水检查试验记录(蓄水)1.doc VIP
- 《十二公民》剧本.docx VIP
- 2025国务院国资委国企绩效评价中心招聘5人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四海】25下半年立体图推精讲班讲义-龙飞.docx VIP
- DLT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2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pdf VIP
- 2024药疹基层诊疗指南(最全版) .pdf VIP
- (高清版)DT 1044-2014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pdf VIP
- 生产项目土地复垦验收规程(td1044-2014).pdf VIP
- 2022年11月杭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带题目详解.docx VIP
- 2023年11月杭州市直机关遴选公务员面试真题带详细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