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数字图像处理 的基本概念 主要内容 人眼的视觉原理 图像数字化 灰度直方图 数字图像处理算法的形式 图像文件格式 图像的特征与噪声 眼睛中图像的形成 一、人眼构造 人眼构造 锥状细胞 负责彩色视觉 辨别细节和颜色(明视觉/白昼视觉) 数量600~700万 杆状细胞 负责黑白视觉 对低亮度敏感,辨别总体形象(暗视觉/夜视觉) 数量7600万~1.5亿 视网膜上杆状体和锥状体的分布 二、影响成像质量的视觉因素 视觉范围—人眼能感知的亮度范围(夜视~强闪光) 百分之几~几百万cd/m2 人眼适应某平均亮度环境后,能够感受的亮度范围视觉范围 亮度感觉—相对亮度的变化 亮度感觉和亮度对数成线性关系 S=K’lnB+K0 重现图像的亮度只需保持实际图像亮度对比 重现图像时不必精确复制人眼感觉不到的亮度差别 人的主观亮度感觉与亮度对数成线性关系 亮度感觉(2) 亮度的适应与鉴别 视觉适应性—人眼适应明/暗环境的能力 暗适应性——从亮光处到暗处 20~30s 杆状细胞 明适应性——从暗处到亮光处 1~2s 锥状细胞 人眼的分辨力—人眼区分开相邻两点的能力(视力) 用最小视角倒数描述 ?=d / l d两点间最小距离,l为人眼到两点连线的距离 如 E 非固定不变,与环境亮度和相对对比度有关 人眼能感知最高能达到700万像素分辨率的图像 2、色彩的鉴别 日光--由各种颜色混合而成 视觉三基色假说 任何颜色都可以由相互独立的三基色得到 假如三基色的混合比相当,则色调和饱和度也相同 混合光的亮度是原分量光亮度之和 任何两种颜色混合成的新颜色与合成原颜色的三基色混合成的颜色相同 锥状细胞对不同光波的感光灵敏度 三基色的选择 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了物理三原色的波长。 两种基色系统 加法系统RGB 减法系统CMYK RGB模型 RGB模型(相加混色模型) 有色光照射到消色物体产生加法效应 主动产生颜色光源,如显示器 彩色分量 三、视觉现象 马赫带:由几个亮度逐渐减弱且连着一起的窄带组成的图像,每个窄带内的亮度是均匀分布的。 亮度过冲 视觉残留 人眼对亮度的感觉不会随亮度消失而立即消失 两线段一样长? 人眼对物体的形状、大小感觉随背景、布置条件不同而不同,会产生不存在的信息或错误的物体几何特性。 两线段一样长? 圆圈一样大? 平行or不平行? 一样的月亮? 会动的转盘 会动的转盘 波动 下不完的阶梯 数数有几根柱子? 酒杯?人像? 数数多少个人像? 两画并存 画中画 2.2 图像的表示 函数描述 二维平面静止灰度图像 二维平面静止彩色图像 函数描述 矩阵表示 图像坐标 彩色图像 彩色图像是指每个像素由R、G、B分量构成的图像,其中R、B、G是由不同的灰度级来描述。 灰度图像矩阵表示示例 彩色图像矩阵表示示例 2.3 图像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 图像数字化过程 图像采样 采样是对图像空间坐标的离散化。用一个网格把待处理的图像覆盖,然后把每一小格上模拟图像的各个亮度取平均值,作为该小方格中点的值。 两个重要参数 采样间隔 根据采样定理确定,反映细节的变化 采样孔径大小 形状: 采样方式:有缝、无缝、重叠采样 图像采样与数字图像的质量 采样对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有较大影响。 空间分辨率指图像单位范围里像素的个数,影象清晰度的度量标准。单位 ppi 像素/英寸和dpi 点/英寸 可简化成横向和纵向像素的数量,表示成水平点数×垂直点数的形式。 图片640×480,分辨率307,200即30万像素 采样间隔过大可导致像素块状的棋盘效应 图像采样与数字图像的质量 图像采样与数字图像的质量 图像采样与数字图像的质量 采样间隔与图像质量的关系 图像量化 把采样后所得的各像素灰度值转换成离散整数量的过程称为量化。 主要参数 灰度级(或灰度值)--像素明暗程度的整数。 灰度级数(或灰度级分辨率)--一幅数字图像中不同灰度级的个数,用G表示。 位深g是表示存储图像像素灰度值所需的比特位数, G=2g 。 256级灰度级数(8位) 64级灰度级数(6位) 图像量化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灰度级数代表数字图像的层次,层次越多视觉效果越好 一般取大于6bit的量化灰度级别,若小于3bit会出现伪轮廓现象 灰度级数对数据量成正比。 一幅大小为M×N、灰度级数为G的图像所需的存储空间,即图像的数据量,大小为M×N×g (bit) 与数字图像的质量 图(a)~(c) 极少数情况下对固定图像大小时,减少灰度级能改善质量,产生这种情况的最可能原因是减少灰度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际贸易实务(第三版)课件 项目四 核算出口报价.pptx VIP
- 遗体识别 五级技能《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doc
- 高血压患者饮食健康宣教ppt.pptx VIP
- 合规审计员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建筑设备安装工程识图与施工工艺【共114张精品课件】.pptx VIP
- 2025杭州市滨江区国有企业招聘16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纠正遗体体位姿势《遗体防腐技术》教学课件.pptx VIP
-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培养健康心理素质.docx VIP
- 遗体防腐整容之遗体消毒——选择使用消毒剂.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