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doc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doc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公共管理理论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92的支持!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的借鉴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作为当代公共行政的两个主流理论,相对于传统公共行政,彰显了顺应时代发展的先进性。新公共管理的根本特性是追求效率价值,新公共服务的根本特性是追求公平价值,二者各有其核心理念,各有其发展空间。我们研究它们之间的同异,并非要用一方否定另一方,而是希望在二者之间找到一种平衡的途径,使它们在当代政府治理与改革中共同发挥作用。尤其是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行政改革,有必要在结合中国实际的基础上, 借鉴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的理论精华来指导我国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效率是政府工作不可忽视的价值目标, 也是衡量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 (一)由新公共管理理论反思我国政府改革 1. 新公共管理认为, 市场的力量可以弥补政府的不足,防止公共服务的政府失灵,因此主张用市场的力量改革政府,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在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展开竞争,提高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但是我国当前公共产品的生产与提供基本上全部由政府一家垄断,政府、企业与社会之间无法展开竞争,效率低,质量差。 所以,我国可以尝试采取通过引入市场和竞争机制来改善政府效率的方式,例如以下几种形式:( 1 )在必须由政府承担且不宜由私营部门经营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领域,政府充当“发包人”角色,通过招标形式将其交给私营企业,打破以往由政府独家垄断的局面;( 2 )把能够进行营业性投资、开展市场竞争的公共项目 ( 如煤气、供电、铁路、电讯、城市交通等 ) ,通过推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交给私营企业经营;( 3 )对那些不宜实行市场化经营的领域 ( 如城市的垃圾处理、社区管理、医疗、教育等 ) ,则可以与一些私营企业签订承包合同,并予以一定的补助,以达到提高这些公共服务项目的服务水平的目的;( 4 )对那些不宜由私营企业介入的领域 ( 如邮政、公立学校、医院等 ) ,主要是引入先进的管理制度,通过改善管理制度,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财政投入,促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 (二)新公共服务对我国政府改革的主要启示 效率是政府工作不可忽视的价值目标, 也是衡量行政执行力的重要标准。新公共管理在如何提高行政效率等问题上,具有明显的积极性和多样性。但我国新时期行政改革的目标是建设服务型政府,全心全意地为人民、为社会服务是公共行政的第一要务,也是我国政府改革的根本目标。根据登哈特的新公共服务理论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1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1)在理念上, 要转变政府及其官员是社会中高高在上的特权机构和特权阶层的“官本位”观念,树立人民是主人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观念,始终坚持政府管理要有助于人的价值实现、有助于人的潜能发挥、有助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观。 (2)在实践中,政府职能应该从以前重经济、GDP、生产力等经济性服务领域转向重教育、卫生、医疗、环境等社会性服务领域,构建以“人”为中心而非单一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治理模式,逐步扭转偏重物质资本的积累与开发而忽视人力资本开发的治理模式,使经济发展服务于人的发展。 2. 完善公民参与机制 新公共服务认为由于复杂的社会环境和价值冲突的存在,政府不要单独制定决策,政府在行动上要有民主性, 把公民参与视为民主政体中政策制定恰当且必要的组成部分。在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培育公民参与的意识。通过加强培训和引导,使公民对自身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有自觉的认识, 形成积极参与的心态。( 2 )创新公民参与的方式、方法。尤其要重视网络时代下,公民参与渠道的立体化、多样化,充分借助现代电子技术建立高效、便捷、透明的公民参与网络。( 3 )拓宽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领域。在完善科学、民主行政决策体系的基础上, 推进执行和监督领域 的公民参与。 ( 4 ) 建立公民参与公共管理的激励机制。 通过向公民授权,建立相应的权利保障机制,设立支持公民参与的项目基金、奖项等,倡导公民关注公共事务,参与公共管理。 1楚 明 锟、杨 璐 璐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2.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875) 2朱满良、高 轩 从新公共管理到新公共服务:缘起、争辩及启示 ( 1. 中共中央党校 a. 政法教研部 b. 研究生院,北京 海淀 100091 ) 百度搜索“就爱阅读”,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就爱阅读网92,您的在线图书馆 2016学年第一学期 教学工作计划 5

文档评论(0)

raojun000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