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docVIP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

昆虫各目的特征和拉丁文及科的特征 原尾目Protura (螈) 本目俗称螈。这个螈字的构造很妙,它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表示这是最原始的昆虫。微小无翅昆虫,体长0.5-2毫米,细长,白色或无色。没有触角、复眼和单眼,有1对假单眼,是触角退化的遗迹。口器内藏在头内,适于刺吸。前足特别长,它常高高举在头部的前面,能代替触角的作用。腹部12节,没有尾须,第1-3节有腹足的遗迹。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举足原尾目,触角却独无;腹部十二节,前三有腹足。 弹尾目Collembola (跳虫) 俗称跳虫,因为它的腹部末端有弹跳器,故名弹尾目。它的第1腹节有吸盘状的腹管,第4腹节有1个分叉的跳器,平时跳器被吸管吸住,需要时吸盘状腹管一松,通过跳器一弹,即可跳跃。小型,体长一般仅1-3毫米。每侧单眼8个,但有些种类无单眼。触角4节;足无跗节。凡腹部由6节组成的,叫节腹亚目(一般跳虫);如果腹部6节愈合成一个球形时,就叫愈腹亚目(圆跳虫)。本目有人提升为弹尾纲。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善跳弹尾目,腹节不过六;基部有腹管,跳器在端部 双尾目Diplura (铗尾虫) 触角念珠状,内藏的咀嚼式口器;没有复眼和单眼色。体长2-20毫米,我国西藏有一种铗尾虫,体长竟达49毫米,为世界所罕见。体白色或黄色。前胸小,中、后胸相似。跗节1节,有2-3爪。腹部11节,前7节有成对的刺突和泡囊。尾须发达,其中尾须线状的种类叫双尾虫;尾须骨化成钳状的种类叫铗尾虫(仿陈瑞瑾图)。本目有时被提升为双尾纲。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无眼双尾目,触角如念珠;尾须或尾铗,一七泡刺突。 缨尾目Thysanura (石炳,衣鱼) 这类昆虫的尾部除有1对长尾须外,还有1根中尾丝,故名缨尾。体长4-20毫米,狭长,末端尖细,体表常覆有鳞片。触角长,丝状,末端尖锐。口器外生,咀嚼式。足的基节和腹节上常有刺突,腹板上还有泡囊。跗节2-3节,爪2-3个。雌性有产卵器。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前口缨尾目,触角长丝如;尾须有中丝,二九泡刺突。 蜉蝣目Ephemeroptera (蜉蝣) 体长3-27毫米。身体细长,非常柔软。头部灵活,复眼大,单眼3个;触角短,刚毛状;口器退化。翅膜质,有较密的网状脉,休息时竖立在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后翅小或无。尾须细长多节,有些种类有中尾丝。成虫有趋光性,常见于灯下。原变态,也就是在成虫期还要脱一次皮,脱皮前的成虫叫亚成虫。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朝生暮死蜉蝣目,触角如毛口若无;多节尾须两、三根,翅膀二、四背上竖。 蜻蜓目Odonata (蜻蜓、豆娘) 大多数蜻蜓体长30-90毫米,少数种类可达150毫米,而有的种类则十分纤细,体长不足20毫米。头大,复眼大而突出;触角刚毛状,口器咀嚼式。胸部发达,坚硬。前后翅等长,狭窄,翅脉网状,翅痣与翅结明显,休息时平伸,或竖立,或斜立于背上。足多刺毛。尾须小,1节。稚虫水生,其下唇特化为面罩,利用直肠或尾鳃呼吸。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飞龙捕虫蜻蜓目,刚毛触角多刺足;四翅发达有结痣,粗短尾须细长腹。 绩翅目Plecoptera (石蝇) 体长5-90毫米,体长扁而柔软。头宽阔,复眼发达,单眼2-3个或无;触角丝状;口器咀嚼式。翅膜质,后翅臀区发达,翅脉多,中肘脉间多横脉,休息时翅折叠成扇状,平叠在胸腹部背面。跗节3节。腹部11节,常有丝状多节的尾须。雌虫无产卵器。稚虫似成虫,触角与尾须均长而分多节,有气管鳃。 蜚蠊目Blattodea (蜚蠊,蟑螂) 体长2-100毫米,身体扁平,卵圆形。头隐藏在宽大、盾状的前胸背板下,而且向后倾斜。口器咀嚼式;触角丝状;复眼肾形。足多刺毛,跗节5节。翅长或短,前翅革质,后翅膜质,翅脉多分支。腹部10节。尾须多节。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惧光喜暗蜚蠊目,盾形前胸盖头部;体扁椭圆触角长,扁宽基节多刺足。 螳螂目Mantodea (螳螂) 体长10-140毫米。头大,三角形;口器咀嚼式;触角长,形状各异,多为丝状,少数为念珠状或其它形状。前胸长,前足捕捉式。前翅为覆翅,后翅膜质,臀区大,休息时平放在背上。尾须1对。雄性第9腹板上有1对刺突。渐变态。卵鞘附于树枝或墙壁上。  直翅目Orthoptera (蝗虫,蚱蜢,螽斯,蟋蟀,蝼蛄,蚤蝼) 体长2.5-90毫米。口器咀嚼式,前胸背板大,后足跳跃式。翅长短不一,有时无翅。前翅为覆翅,皮革质,有亚缘脉。雌虫有发达的产卵器。尾须短,分节不明显。常有发达的发音器和听器。渐变态。本目的特征可以总结为:后足善跳直翅目,前胸发达前翅覆;雄鸣雌具产卵器,蝗虫、螽斯、蟋蟀谱。 a、螽斯科Tettigoniidae 跗节4-4-4(3对足的跗节都是4节)。产卵器剑状或镰刀状,尾须短而硬。 b、蟋蟀科Gryllidae 跗节3-3-3。产卵器针状或矛状,尾须长而软。 c、蝗科

文档评论(0)

sdg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