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学价值的认同与边界的扩大——从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与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两文谈起
国学价值的认同与边界的扩大——从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与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两文谈起纪宝成《重估国学的价值》一文是对国学价值的认同,薛涌《 中国 文化的边界》一文则将“国学”边界的扩大,混淆了国学与广义文化的界限。
本人以为,“国学”是中华民族心理和性格形成的基础,是民族精神的根本。纪文“为人大国学院的成立鼓与呼”,指出长时期对“国学”的忽略或偏激的态度已导致“出现了深层次的民族文化危机”的恶果,现在已是“民族振兴,国家崛起过程中必须加以正视并克服的障碍。”纪文还提出“重建理念,重建 方法 ,重建队伍,重建学科”的具体主张。是文对“国学”价值的认同,言辞痛切,读之若警种长鸣,发人深醒。
纪文对近百年来 社会 上激烈批孔,从而否定传统文化,造成“国学的失落”的 历史 场景作了精到的回顾与 分析 。是文的不足在于,仅看到激烈否定的表面现象,对于其中的真实 内容 分析不够。如早期陈独秀、鲁迅、胡适等学人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与反思是建立在对“国学”精神的深度解构基础上的。陈独秀所否定的是当时提倡的“孔教”;鲁迅所进行的批判工作的目的在于解剖“中国的灵魂”,他说:“历史上都写着中国的灵魂,指示着将来的命运,只是因为粉饰太厚,废话太多,所以很不容易察出底细来。”他还说,历代的尊孔都是把孔子当“敲门砖”使用的。“孔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是那些权势者或想做权势者们的圣人,和一般的民众没有什么关系。”若没有坚实的“国学”功底,难以有此明晰的洞察。鲁迅还说过:“菲薄古书者,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这是的确的。因为他能洞知弊病,能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可见,鲁迅先生所着力的工作任务是割除“肿瘤”和“烂疮”,即剔除封建文化的糟粕,是要抛弃“古训”,“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 发展 ” 的“《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等散发腐朽灵魂的东西,反对心理阴暗,用中国文化的“软刀子”,使人“割头不觉死”的阴谋家、野心家;反对满脑子的旧思想却要附庸风雅,“回想旧时的舒服,便对于旧社会眷念不已,恋恋不舍”的旧人物;反对拜倒在古人脚下又要沽名钓誉之徒;反对“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收场大吉”,把小品文当作“小摆设”的提倡者。他指出,以“革新或留学获得名位,生计已渐充裕者”,很容易流入迷恋“闲适”的小品文一途,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学问,根底浅薄,而且“盖先前原着鬼迷,但因环境所迫,不得不新,一旦得志,即不免老病复发,渐玩古董,始见老庄,则惊其奥博,见《文选》,则惊其典赡,见佛经,则服其广大,见宋人语录,又服其平易超脱,惊服之下,率尔宣扬,这其实还是当初沽名的老手段。”
遗憾的是,鲁迅先生当年所指出的 问题 ,在当今学术界依旧重演着,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在惊叹于先生对“国人灵魂”深刻认识的同时,也真心地希望致力于“振兴国学”的有识之士,在努力的同时,仍然牢记前辈学人的警告,掂量自己对中国文化理解的深度,切莫以浅薄的学识,率性而为!所以,认识到鲁迅、胡适、郭沫若诸学人在批判国学时的学术背景,对于我们当今的批判和反思,是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的。
相比而论,薛涌《中国文化的边界》一文以为纪文是“似乎除了汉文化,其他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都可以排斥在外”而且也把西方文化排斥在外。本人以为,这种论调,实将“国学”的边界作了无限地扩大,很容易造成对“国学”内涵的误读。原因是,形成中华民族魂魄的载体的“国学”,其基本内涵仅涵盖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元典,而蒙学、藏学、满学等民族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一直处于支流的地位,其所扮演的角色并不可与“国学”等同。这一点,纪文说的相对明了:“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像流水一样,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像土壤一样,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它民族的文化均从“国学”汲取营养。薛文说到历代各民族文化交汇特别是北京的文化交汇的情况,说到能够“超越汉文化,集多元的文化、种族与制度之优的”蒙古统治的情况,似乎是“蒙学”比“国学”高明,特别是需要学学它的“兵学”。此种观点实在是本末倒置。其实,辽、金、元的统治思想,均依赖儒学而行之。
元代自成吉思汗始,即重视儒学。成吉思汗在东征西伐过程中重用辽、金旧臣,征集汉人工匠,就已感受到汉文化的优越性。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破金中都。成吉思汗访辽旧部,得耶律楚材。耶律楚材是辽契丹王突微八世孙,金世宗时任尚书右丞。他“博极群书,旁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及释老之说”,受到过儒学深刻的 影响 。他在辅佐辽金统治的过程中,积累了用汉文化实行统治的丰富的经验。他对成吉思汗等服膺汉文化起到过极其重要的作用。时有西夏人常八斤者,以善于造弓箭的弓而受到成吉思汗的欣赏和器重。成吉思汗因此而每自矜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医院信息网络安全培训PPT课件.pptx
- 2025年前列腺科普试题及答案.docx
- 立式叶片排渣过滤机-中国化工设备网.doc
- 20250508 北京大学DeepSeek系列06:DeepSeek私有化部署和一体机.pptx VIP
- 【7上英YL】芜湖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卷.pdf VIP
- 屋面瓦及檩条拆除安全方案.doc
- Schneider Electric施耐德Easy Altivar ATV610 变频器编程手册(中文).pdf VIP
- NB∕T34024-2024生物质成型燃料质量要求及分级.docx VIP
- STM32F1开发标准教程-教学大纲、授课计划.docx
- 新语境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等级与评定.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