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性天气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ppt

灾害性天气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ppt

  1.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灾害性天气安全注意事项预防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措施及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3)避免根除事故原因原则 是指设法回避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即从根本上消除特 定的风险单位和中途放弃某些既存的风险单位,采取 主动放弃或改变该项活动的方式。 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原因之间又有其因果 关系,那么什么是事故的最根本原因呢?事故预防就 是要从事故的直接原因着手,分析引起事故的最本质 的原因,只有消除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消除事故 的所有原因,才能根除事故。 职业危害及预防措施 危害后果: 1.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噪声对人体的作用可分为特异性作用(对听觉系统)和非特异 作用(对其他系统)两类。对听觉系统的损害表现为暂时性听 阈位移,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噪声聋。长期接触噪声可引起头 痛、头晕、耳鸣、心悸与睡眠障碍等神经衰弱综合症。在噪声 作用下,植物神经调节功能发生变化,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增高 。噪声还可能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状态,表现为胃肠功能紊乱 、消化功能减弱、食欲减退等。此外,长期接触噪声还会使人 产生苦恼、心情烦躁不安等心理异常表现。 2.粉尘对人体的危害 粉尘可刺激眼睛、皮肤、呼吸道、使皮肤干燥、眼睛不适,吸 入可致咳嗽等呼吸系统症状,引起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 支气管哮喘和肺炎等。长期反复吸入可引起尘肺等。 3.高温对人体的危害 高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只要是引起体温调节和水电解 质代谢为主的全身性变化,出现以循环系统及中区神 经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中暑性疾病,也称急性热致 疾病,包括热射病、热痉挛和热衰竭。 4.化学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本项目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化学毒物主要有一氧化 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氯化氢、氢氧 化钠、液氨、联氨、氯气、硫酸、六氟化硫、氟化物 、氢气、柴油、硫化氢、酚等。 急性co中毒是吸入高浓度co后引起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 主的全身性疾病。急性co中毒起病急、潜伏期短。轻、中 度中毒主要表现为头痛、头昏、心悸、恶心、呕吐、四肢 乏力、意识模糊,甚至昏迷,但昏迷持续时间短,经脱离 现场进行抢救,可较快苏醒、一般无明显并发症。重度中 毒者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质状态。 (2)二氧化硫 轻度中毒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声音嘶哑,甚至有呼吸 短促、胸痛、胸闷,严重者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长 期吸入低浓度的二氧化硫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等全身 症状,常有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和味觉减退等。 防护措施: 1.噪声的防护措施 (1) 控制和消除噪声源:如用低噪声的焊接代替高噪声的铆接,用 无声的或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2) 更新设备:对老企业已有的设备,应从实际出发,采取消声、 吸音、隔声和隔振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控制噪声的传播和反射。 (3) 进行健康教育,加强个体防护,工人现场操作时要配带耳塞或 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轻噪声危害。 (4) 加强噪声监测,监督检查预防措施执行情况及效果。我国2002 年公布的《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规定,工作场所操 作人员每天连续接触噪声8小时,噪声声级卫生限值为85dB(A)。 (5)定期对接噪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发现听力损伤,应及时采取有效 的防护措施。 2.粉尘的防护措施 防尘八字经验:即“革、水、密、风、护、管、教、查”。 (1)“革”。即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革,这是消除粉尘危害的根本 途径。 (2)“水”。即湿式作业,是一种经济易行,能防止粉尘飞扬的 有效措施。水对绝大多数粉尘具有良好的抑制散发性能,粉尘被 湿润后就不易在空气中飞扬。 (3)“密” 、“风”。即密闭尘源及通风抽尘。对不能采取湿 式作业的,应采取密闭独风除坐方法。凡能产生粉尘的设备都应 尽可能密闭,并和局部抽出式机械通风相结合,使密闭系统内保 持一定的负压,防止粉尘外漏。密闭设备的体积尽量小,以便于 观察和操作,以及易于拆除和安装;操作口应尽量有一定的控制 风速,一般为2-5米秒;通风管道不宜过长或过于复杂;保持一 定的风速,一般以4-5个吸尘口连在一起比较合适。 (4)“护”。即个人防护。个人防护是一个辅助措施,在 粉尘浓度暂不能降到容许浓度以下时,个人防护是重要的防 护措施。 (5)“管”。即维护管理,建立各种制度。防尘设备要进 行定期的维护和管理,触物作业厂矿要有防尘毒设备的专业 维护队伍,要建立、健全各种防尘制度,防尘毒工作的好坏 ,要作为考核工厂、车间的标准。 (6)“教”。即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广大 职工对防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提高搞好防尘工作的自觉性 (7)“查”。即及时检查、评比、总结、定期测尘和健康 检查。在研究、布置、检查、总结生产工作的同时,要研究 、布置、检查、总结防尘工作(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定期测 定尘毒点的粉尘浓度),对劳动条件和防尘措施效果进行评 价,组织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