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案.docVIP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案.doc

2015-2016学年人民版历史必修三 专题一 第4课 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教案 教材依据:人民出版社必修三专题一第四节 设计思路: 一、指导思想:本节课讲了明末清初儒学的继续与变异。即儒学发展到烂熟时期,一些敏锐感受到时代巨变、个性鲜明的思想家冲破藩篱,批判与继承并行,给儒学增添了符合新时代的内容。 二、设计理念 1、课前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上网浏览,筛选和收集相关史料,概括和阐释注意专题内、模块内及中外之间、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联系与参照。专题一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和必修专题一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的内容,理解政治、经济对思想意识的作用自己动手制作思想家的名片和手抄报创设思想家虚拟纪念馆撰写解说词。这个时期,社会结构急遽变化,社会矛盾异常尖锐,兼并战争接连不断,文化思想空前活跃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出现了学术上的繁荣景象,对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明清之际是一个“天崩地”的时代,一些最敏锐的心灵进行了一场痛定思痛的反思,期望为当时的社会找寻某种解决问题的方案。—17世纪,系我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思想活跃:出现了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教师提问:为什么明清之际一度出现了思想的活跃局面呢? 学生思考后回答: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而统治者却极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阶级:由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发展,工商业者队伍日益壮大。 政治上: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腐败性日益暴露,封建制度趋于衰落;明亡清兴,朝代更替,带来社会大变动。 思想文化上:理学占统治地位,日益僵化,摧残人性;八股取士,限制了知识分子的思想;而西学东渐以及近代科学的传入,则为思想界注入了崭新的时代气息。 教师概括后指出:在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领域,旧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与新的先进的价值理念在这一时期发生了激烈的冲击和碰撞,也涌现出一批独具个性、富有批判意识的思想家,他们针对时弊,提出各自的思想主张,呈现出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篇章二、清醒者大胆求索 教师展示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画像,以形成学生对这些思想家的初步感性认识。 一、李贽的反正统意识 教师活动:教师通过“图片、代表作、名言名句及主张”等文献资料介绍李贽的生平及独特个性。 1、李贽的生平、性格: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离经叛道,在理学占思想统治地位的时代显示出强烈的反正统意识。 其生平可概括为:少年时求学穷困潦倒;中年时做官正直清廉;老年时入狱迫害致死。 教师提供史料引导学生思考:在李贽所著《焚书卷四为县,即与、提学触。为博士,即与祭酒、司业触。触实质上是李贽的反封建思想与封建主义的抵触。将大地为墨,难尽写 第二,反对以孔孟学说为权威和教条,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强调人的个性; 第三,提出“绝假纯真”的“童心说”,反对礼教的虚伪与官场的欺诈。 第四,在诗文写作的风格方面,主张“真心”,反对当时盛行的摹古文风。 教师提供史料引导学生评价李贽的思想:学术界对李贽评价很高,《明朝史话》说:“面对黑暗的社会现实和思想界的保守落后,奋起揭露统治阶级和道学家的空疏与无能;他敢于向封建传统观念挑战,勇于批判盲目尊孔颂经的迷信思想。” 学生感悟:李贽的思想切中时弊,矛头直指封建礼教和整个正统思想,其思想具有鲜明的异端叛逆色彩和战斗精神,在社会下引起强烈的反响,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对以后的反封建斗争有着较大的影响。 二、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1、黄宗羲的“天下为主,君为客”说 ⑴、黄宗羲生平:为父鸣冤 庭锥奸党得拜名师 入社兴学 明亡抗清 兵败隐居 入清拒仕 著述以终 借书抄书 藏书大家《明夷待访录》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在当时黑暗无比社会环境下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应该讲,后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提出来的君主立宪方案,在黄宗羲这里已经有了最初的萌芽。“其(君主)既得之(天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