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仪器分析2011-9703版本.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缺点: 它的高选择性优点在一些情况下,也是该检测器的缺点 因为不是所有化合物在选择的条件下都能发生荧光, 所以它不属于通用型检测器,应用范围较窄。 荧光化合物: 具有对称共轭体系的分子能发射荧光 具有芳香环并带有给电子取代基的化合物或具有共轭不饱和体系的化合物 (-OH, -NH2, -OCH3,-NR2等) pH值对某些化合物影响很大 (例:苯酚pH=1时产生荧光,pH =13溶液无荧光) 在环境及生物科学方面的应用 多核芳烃(如:苯并芘) 霉菌毒素(如:黄曲 霉素) 色素和蛋白质 其它物质(生物碱、维生素、心得安、潘生丁、雌性激素等) 主要检测器联用技术 与红外光谱仪联用 与核磁共振的联用 与质谱仪的联用(LC – MS ) 第四节 薄层色谱法 一.分类 二.特点 三. 薄层色谱(TLC)与高效液相色谱(HPCL)的比较 四.常用技术参数 五.薄层色谱常用吸附剂 六.粘合剂及添加剂 七.展开剂的选择 八.薄层板的制备 九.定性 十.含量测定 十一. 薄层色谱法的应用 第四节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CL) 薄层色谱法也叫薄层层析法.是色谱中应用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它是将固定相于玻璃等载板上涂布成均匀的薄层,将被分离物质点在薄层的一端,置展开室中,展开剂(流动相)借毛细作用从薄层点样的一端展开到另一端,在此过程中不同物质可以得到分离,然后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 第四节 薄层色谱法 (Thin–layer chromatography TCL) 经典的TLC在自动化程度,分辨率及重现性等方面不及GC和HPCL,被认为是一种定性和半定量的方法而不被重视, 近年来用适当的仪器代替以往的手工操作,再配以高质量的薄层扫描仪,大大提高了定量结果的重现性准确度.至此 TLC法已成为一般实验室必不可少的分离分析手段,常常是被首选成不可替代的方法. 一.分类 吸附薄层法, 分配薄层法, 离子交换薄层法 凝胶层法. 二.特点 固定相是一次性使用,样品的预处理比较简单; 对被分离物质的性质没有限制,应用范围广; 可同时平行分离多个样品; 展开剂用量极少,即可节约溶剂又减少了污染; 固定相,流动相选择范围宽,利于不同性质化合物的分离; 应用不同的展开方式有利于难分离物质对的分离; 在同一色谱上可选择不同显色剂或检测方法进行定性和定量; 斑点均贮存在薄板上,可随时对谱图在相同或不同参数下重复扫描检测,得出最佳结果; 唯有TLC技术可以提供原始彩色图象,便于保存,直观性,可比性极强; TLC为开放式的离线操作,有别于柱色谱法的封闭式的在线操作. 三. 薄层色谱(TLC)与高效液相色谱(HPCL)的比较. HPCL 流动相为液体 HPLC为柱色谱, 固定相多次使用, 样品预处理比较复杂; 封闭式在线操作. 一个样品一测定 梯度操作 TLC 流动相为液体 TLC为平板色谱 固定相是一次性使用, 样品预处理比较简单; 开放式的离线操作 多个样品同时测定 可换不同的展开剂 四.常用技术参数 比移值(Rf) Rf=b/a=原点中心至斑点中心的距离 / 原点中心至溶剂前沿的距离 2. 对相比移值(Ri,s) 由于影响被分离物质在薄层上移动距离的因素较多,因此Rf值的重现性较差,如果将被分离的物质与一参比物点在同一块薄层上,用相同的色谱条件进行分离,相对比移值就是被分离物质(i)和参比物(s)的Rf值之比,或是被分离物质(i)和参比物(s)在薄层上移动距离之比. Rf(i ) 溶质自原点移动距离 Ri,s= = Rf(s ) 参考化合物自原点移动距离 也有用Rst表示 3. 分离度 d R= (w1+w2)/2 当R1.5时,相邻两斑点可达到基线分离 理论塔板 n=16(D/W)2 D:原点到组分斑点中心的距离(cm) W:组分斑点宽度(cm) 五.薄层色谱常用吸附剂 硅胶(Silicagel) 作为薄层色谱法用的固定相虽然很多,但90%以上的分离工作都可应用硅胶,因此对硅胶的主要性质及参数作些介绍. 普通硅胶化学组成及结构. 改性硅胶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